立誓说读书后要写读后感,要输出,但是真的很懒的总结,这份迟到的读后感。
本来读的是居里夫人女儿写的她的传记,后来循迹找到了居里夫人自己写的传记。对于我们这些有娃的职场女性来说,是非常励志的。玛丽居里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女科学家,我认为有几点:
首先是居里夫人的胸有祖国。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长达上百年,居里夫人在学校里都不能将自己国家的语言,不能学习自己国家作家的诗歌,随时能到来的俄国巡查员,而居里夫人的爸爸也是一名爱国的学校干部。这种被统治的亡国奴的感受确实不好。玛丽在波兰的时候还参加过很多爱国青年组织,这些都对他她造成很深的影响。所以在她和居里先生发现了钋后用自己的祖国的名字命名。并且在成名后帮助波兰成立化学协会,并帮助波兰培养年轻的科学家。
其次是家庭环境和家庭遭遇。居里夫人的父母都是老师,父亲很小就在家里教他们学习,母亲也是老师,但是生孩子后常年生病,并且在玛丽9岁时去世,玛丽很多的性格来源于父亲。家里有四个孩子,玛丽爸爸坚持让所有的孩子读书,当时女孩是不可以上大学的。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玛丽在结束中学学业后,去当了三年的家庭教师。在此期间,爸爸失业,二姐要去巴黎读书,玛丽自觉肩膀上的任务重,玛丽在农村给一个类农场主家做家教时,除了教三个孩子功课,还自学物理和数学,她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放松。
再次玛丽对于学习深造的信念不放弃。她和姐姐都坚定要去巴黎读书。他们攒钱就要去巴黎读大学,当他们意识到他们独自好像永远都不能攒够上大学的钱时,玛丽和二姐约定她先和爸爸供二姐,等二姐安顿好可以挣钱了再供她。在此期间玛丽还和她做家庭老师的家的大公子有一小段恋爱,显然是农场主夫妻不同意,也是谢谢他们放过了玛丽,不然世界会缺少了一个伟大的女科学家。玛丽为了学习在巴黎吃了很多的苦,没有吃的没有衣服穿冻的很冷,从她的自传来看她并不以为意,因为她的目标不是享乐。
玛丽最幸运的是遇到了她的老公居里先生,一位在科学路上的导师和同行者。从她写的居里传,居里之所以寻玛丽是因为居里先生笃定一生要从事科学,他想找一位同行的伴侣,而他看到居里夫人的时候他确信他找到了。他写信能用很少的字把事情写清楚。在认识玛丽的时候,居里先生在科学圈已经小有名气。他们夫妻有着相同的爱好,都各自坐着各自的实验,喜欢郊游,亲近大自然。居里先生和玛丽互为科学探索的精神支柱,玛丽很崇拜居里先生,她曾经以为她的动力来源于与居里先生的同行,但是居里先生在没有遇难前就对玛丽说过,鼓励她:即使我不在了,你也要一个人干下去。
玛丽是非常沉着和有韧劲的女性。她非常低调,但是她有自己的原则,她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女性也可以在高端领域有自己的成就。幸福总是那么短暂,和居里先生只相处十年,小女儿失去父亲的时候只有两岁,就是在当年社会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也是举步维艰,但是伟大的玛丽继续前行,成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且一次物理一次化学,并且指导女儿夫妇也活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把两个孩子教育的非常成功,都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玛丽在书中也谈到了如何处理家务和工作的平衡,如何管理孩子。
她非常重视孩子的运动,会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要求两个孩子每天做柔软体操。并且她认为学校的教育没有重点,比较浪费时间,所以她就和好友组了一个私塾,把大家的孩子集合到一起,他们学校的教授们根据自己的专长给孩子上课,她上课的时候就直接带孩子去实验室,会让孩子感受到实验的乐趣。
玛丽放弃了申请专利,把她的发现当作人类的财务,并在一战期间,为保卫法国,自己开着镭射车去给伤残病照射做外科手术。我们可以看出在早些年代,医学和化学结合很,物理化学上的发现很快就会运用到医学上。
不得不说,玛丽是一位坚强沉重有理想有追求的伟大女性。读完之后哑口无言,感觉我们生在幸福年代,却执着于看到自己环境恶略,为懒惰和不上进找进口,实在是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