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年和小年的区别(考研难度大小年)

2022-04-13 17:13:51 来源:

每年接触到考研,大家都会听到考研大小年,奇偶年等,听到最多的就是大年数学会很难,小年会相对简单等,每年准备考研时因为大小年也会特别给自己增加些压力。照这么个难法,脑子不开关的话谁能考上呢?各位22的小伙伴在搜集资讯时估计也听过考研大年小年之类的,这是什么意思?22考年是大年还是小年?会不会更难?

一、什么是“大小年”

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高低不同,考研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大小年”。

大年:指某学校或专业在某年内特别火,报考人数特别多,分数线也就水涨船高了,这年就是它的"大年"

小年:与"大年"相反,由于报考人数少,分数线降低

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即使有扩招也无法将增长的人都扩招进去。另一方面就业压力也是导致考研这个通道越来越拥挤的原因,就业形势的不乐观的情况下会有更多毕业生投入到考研的行列中。

除对手更多之外,对手实力也会更强劲。考研人中有一部分是有了考研经验二三战小伙伴,他们经验丰富,准备更充足,所以实力更强劲。22的考研会更难,这是考研的一个整体趋势。

二、大小年是绝对的吗?

通常情况下"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因此大小年也会被称为奇偶年,偶数年被认为是相对难考的年份,奇数年则相对简单。这个结论从而来呢?奇偶年的说法只是根据每年的出题难度还有各科分数线总结出的一种趋势而已,并不是绝对的。这只是一种趋势,只有参考的作用。不用太在意,安心踏实准备即可。

公共课真题是由命题专家根据考研大纲来制定的,因此公共课每年难度系数变动不大,数学的规律相对明显,一般来说,偶数年的考研难度会增加,奇数年的考研数学会稍微简单些。专业课则是院校自命题比较多,院校在题目调整上有更多灵活性,如果某年的题目容易则会提供当年的分数线,反之则降低分数线,更多是反映在分数线上。

当下,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即使有扩招也无法将增长的人都扩招进去。另一方面就业压力也是导致考研这个通道越来越拥挤的原因,就业形势的不乐观的情况下会有更多毕业生投入到考研的行列中。

除对手更多之外,对手实力也会更强劲。考研人中有一部分是有了考研经验二三战小伙伴,他们经验丰富,准备更充足,所以实力更强劲。22的考研会更难,这是考研的一个整体趋势。

三、“奇偶年”

考研一直有一个传闻,奇偶年,传说偶数年的数学会比较难,奇数年的数学比较简单,不过以上只是民间传闻,官方从未认证。

这是2003到2019年的数学平均分,2020年的《数学考试分析》已经公开发行。关于2020年的难度及平均分,官方只有以下话语:

“2020年三套数学试卷的得分率普遍偏低,难度较大。作为选拔性考试,试卷更加注重区分度,得分率低不见得一定就是坏事。”

按照奇偶年来讲22年是大年,考研难度会更大,但实际上不管是否是大年,22的考研都会更难,这是考研的一个整体趋势。

一方面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即使有扩招也无法将增长的人都扩招进去。另一方面就业压力也是导致考研这个通道越来越拥挤的原因,据统计,当我国GDP增速放缓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会提高,两者呈现负相关,就业形势的不乐观的情况下会有更多毕业生投入到考研的行列中。当然除对手更多之外,对手实力也会更强劲,且不说考研人中有一部分是有了考研经验二三战小伙伴,随着考研的热门,针对考研的各种辅助也增多,更好的学习条件更助于考出好的成绩,当然主要还是有赖于大家主观上对于考上更加迫切。

考研大小年只是命题专家根据往年的考生考试情况,进而做出的灵活变动。就22考研来讲,不管大年小年,考研难度目前是上升态势,这其中有多重客观因素。同时有关考研的政策也处在变动中,比如最新更改的调剂政策使众多调剂考生多有不便,小伙伴们要多多关注考研政策,尤其是在实施的第一年。

不过。

不用担心,正所谓水涨船高,你难我难大家难。

还有一点,大家不要迷信”奇偶年定律“,终究要有扎实基础和练习计算量,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四、院校的”大小年“

可是相信很多同学报考的院校分数线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线。比如北大人大之类的自主划线院校,也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每年分数线远高于国家线。

对于这些院校,即便每年考研人数增多,但是如果报考该院校的人数降低,分数线还是很有可能下降的。

不过大部分的院校每年报考人数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法学实力雄厚的院校,每年的报名人数都相对稳定。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每年分数线虽有浮动,但变化并不大。所以能够明显出现大小年的院校往往集中于B区。

当然,若该年份院校出现扩招或者增设新的学院/项目,分数线也会有波动。例如2017年人大扩招,很多同学就“捡漏”了。

对于2021年考研来说,虽然没有明确通知,但很多院校都在自家官网上宣布扩招,所以今年“捡漏”的机会还是大大滴有~

五、2021竞争更激烈怎么办?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2021考研的报考人数大概率会继续攀升,所以这就带来了更大的竞争。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对于考研来说,考研初试拿高分,可以极大提升我们的竞争优势,但高分并不代表一定能考上,每年都有不少400初试被刷的案例。

考研采用的是差额复试,10个统招名额,可能会有12-20个复试名额。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有20多个也是400,哪怕你考研拿到了400分的高分,也不一定稳过!

竞争程度和也和两个因素有关:招生名额和竞争对手。

其中招生名额是客观确定的,和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与有关;而竞争对手是不确定性的,它们来自全国各地,你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究竟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有多强!

名校的统招名额有限,竞争激烈,且竞争对手实力强;普通一点的学校名额相对多,竞争没那么激烈,且竞争对手的实力也相对弱一些。

从20考研形势来看,21考研竞争有可能是有增无减的,随着疫情影响,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这时一些没有合适岗位的毕业生也有可能加入考研大军继续进修!

总之,从近几年考研形势来看,由于当下经济环境背景的改变,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研“大小年”的说法已经逐渐不适用当下的考研形势了。

特别像20年遇到疫情,就业环境急转直下,21考研形势紧张程度也可能继续加剧,所以加入考研大军的勇士们,其实如果你已经决心考研,像“报考人数增加”、“考研大小年”等等这样外界变化的干扰因素一定会有,但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可控的因素只有自己,比如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学习效率等等,只有复习好,尽力考到高分,才有机会去和这些外在因素较真!

首先把握住自己,最后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一对一定制升学方案

普及国内外本硕博考试常识

从申请到毕业为你保驾护航

Add:重庆·渝中·邹容路

131号世贸大厦2409

Tel:17610773600(吴老师)

13521639411(张老师)

13452037269(刘老师)

19823366621(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