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现状(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022-04-24 21:21:21 来源:

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现状(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尽管互联网龙头企业不论是市场优势、盈利能力,还是估值本身都具备了投资价值,但现在不是公司层面的问题,而是大国博弈。

文/每日财报 综合整理

3月10日晚,中概股被“血洗”,阿里、京东、拼多多、B站、爱奇艺、贝壳、蔚来等公司股价纷纷暴跌。其中,贝壳跌近 24%,爱奇艺跌近 22%,京东遭遇了在美上市以来最大跌幅,下跌将近16%。3月11日,中概股再度迎来暴跌,90只跌幅超过10%,最极端的滴滴暴跌44%,雾芯科技暴跌36%。

一轮轮下跌,中概股都跌麻了。主投美股市场的国内知名私募但斌直接用上了“血雨腥风”一词。

这次原因并不复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依据其此前出台的《外国公司问责法》(简称HFCAA),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列入了“预定摘牌”的暂定清单。

企业进入这个名单,就意味着该企业未来将有可能不得不从美股退市。投资者担心,整个中概股面临同样的命运。尤其是在俄乌克战争期间,大国的博弈更加重了投资者对于中概股的担忧。

未来中概股将何去何从?大跌之后能否迎来抄底良机呢?

审计底稿的博弈

《外国公司问责法》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2020年12月签署,并在去年年底通过了修正案。从彼时起,中概股在美国市场走向就开始扑朔迷离。

法案规定,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的审计机构,必须接受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其审计工作底稿的检查。如果外国公司连续3年未能通过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将被禁止在美国任何交易所上市。

PCAOB的审查权限很大,比如说检查组可以自主选择检查对象、查阅所有工作底稿,甚至现场检查。全球范围内,仅存四个司法辖区的会计机构无法直接审查,即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法国和比利时,后来随信息披露细则和监管框架逐步完善,问责法案几乎成为专门针对中概股的法案。因为据PCAOB官网的数据,在法案正式签署前,PCAOB无法获得审计底稿的276家上市公司里,九成都是来自中国的企业。

那为什么审计工作底稿会如此敏感?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就像行车记录仪,详尽的记录着审计过程,大到被审计企业的管理层书面声明、管理建议书等小到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甚至是项目组内部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全部记录在案。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中,不乏有涉及能源、交通、通讯、石化、冶金等重要行业的企业,这些公司的会计资料中涉及了大量的行业敏感信息。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拉锯战,不敏感的随便看,但美国想看的就是那点敏感的。

事实上,在去年美国公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细则后,中美之间曾经就此问题进行过协商。但由于美方执意要求法案被无条件许可,中国不能进行任何干预,这与我国的《档案法》、《证券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均有冲突,因此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其他交易所上市或者私有化是应对之策

这样的两难局面,加速了中概股回归,更多企业寻求登陆港股二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被“预定退市”的五家企业,还只是被识别企业中的第一批。随着4月前中概股企业陆续提交年报,未来被“预定退市”的企业预计会越来越多。2024年“三年之期”一到,中概股若无法解决审计底稿问题,有可能会引发集中退市的结果。

中信建投提醒,在美上市中概股被要求退市时间不会早于2024年初发布2023年年报时,退市时间有可能会提前。2021年6月份众议院通过了新的法案,要求把3年观察期变成2年,如果通过,则中概股面临的退市风险将提前到2023年。目前参议院已通过该法案而众议院仍没有表决议程。接下来需要关注众议院通过、拜登签字情况,才能确认是否观察期将由3年变为2年,因此新法案是否执行也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如果一旦被查,中信建投提出了三个可选方案:1、考虑在其他交易所(如香港、伦敦)完成双重主要上市或是二次上市,从而拥有两个交易地点,并在最终将“主要交易地移至美国以外的其他交易所”。2、私有化。3、遵守SEC的要求接受相关审计核查,继续在美国上市交易。

最新的消息是,中美监管部门正在就跨境审计监管合作积极开展多轮沟通,并取得积极进展,“相信双方通过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尽快作出符合两国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的合作安排。”

中概股未来的走向

根据统计,自特朗普正式签署《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以来,242家中概股出现不同程度走跌,171家企业股价几近腰斩,更有32家企业跌去90%。大致计算,中概公司从2021年高位的市值累计缩水超过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6.3万亿元)。

一些明星中概股的累计跌幅也是惊人,比如拼多多、贝壳、爱奇艺期间累计跌幅已经超过80%。目前市值仍超过10亿美元的中概公司中,好未来、雾芯科技、新东方、新蛋、金山云、涂鸦智能、爱奇艺等公司2021年以来自高位的最大跌幅均已超过90%。阿里巴巴2021年以来下跌了62.74%,京东跌幅45.4%。

那么大跌之后,中概股是否会迎来“黄金坑”呢?

华泰证券的研究观点认为,2021 年中国互联网板块监管趋严在短期内对板块估值及业绩产生了压力,但监管并非旨在限制互联网发展,而是为互联网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清晰指引。

该机构认为,监管相关影响已较充分反映在中概互联网板块当前的估值与业绩。展望 2022 年及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华泰证券认为,中概互联网板块将着力于新的增长点(企业互联网、出海扩张、下沉市场等),驱动业绩增长重新加速。国务院 2022 年 1 月正式公布中国数字经济方面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政策对于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相关产业的扶持态度。在合规前提下,互联网行业有望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中信建投则认为,中概股由于主营业务在国内而在美国上市的特殊性,股价易受国际形势的影响。2022年3月10日中概股的集体深度回调为情绪面因素推动,主要因为美国“预退市名单”的公布挫伤了部分投资者对于中概股未来走势的信心。我们认为中概股整体上基本面并未出现较大问题,相关财务披露问题并非新的事件,此次回调更多是受到俄乌地缘冲突影响引发情绪波动。中概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等状况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等因素,因此短期存在反弹空间,还需进一步跟踪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中美监管层就财务披露细则等沟通和合作进展。

简单来说这些互联网龙头企业不论是市场优势、还是盈利能力,甚至估值本身都已经比较便宜了,具备了投资价值,但现在不是公司层面的问题,而是大国博弈。

去年在大幅调整后,一些海内外机构对于中概公司出现一些抄底动作,比如芒格在2021连续多个季度加仓阿里巴巴;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在去年四季度继续加码理想汽车等新能源;桥水在去年四季度加仓阿里、京东和拼多多;景林期间则逆势加仓拼多多、京东以及BOSS直聘等中国互联网公司。

但很遗憾,这些机构的抄底行为现在看来都损失惨重。“在这个点位,不知道是继续抄底还是割肉了,只能躺平了。谁知道未来如何走向呢?“一位被深套的投资者如此说,而这恐怕是多数投资人的心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