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注册会计师诚信原则)

2022-04-24 20:41:23 来源:

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注册会计师诚信原则)

浅谈会计诚信

摘要: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灵魂,是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诚信缺失,弄虚作假,致使会计资料失真,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探讨了会计诚信的内涵,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成因做出了具体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完善会计诚信制度的对策,希望全社会都能行动起来,“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营造良好诚信的社会氛围,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回报,让弄虚作假者无生存之地,使会计诚实守信原则深入人心,使市场经济秩序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会计 诚信 概念 危害 原因 对策

一、会计诚信的概念

什么是会计诚信?简单地讲,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具体表现就是会计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提供真实、合法、准确和完整的会计信息,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精益求精地做好会计工作,“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所以,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他终身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并将其作为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训。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会计正是凭籍这个品质,才能伴随着自产生以来的悠悠岁月不断发展完善,并成为社会生产、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职业。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一)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江泽民同志曾提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若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形成的各类社会与经济关系就不能顺利建立起来,并无法持久维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增多,信贷业务的繁荣,诚实守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当前我国有些地方失信、违信,践踏信用的现象屡屡发生。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虚假,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而且还会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最终导致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法规与实际状况的偏离,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贯彻实施,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局面,破坏社会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组织,集团和部门间的信用危机。

(二)危害投资者和企业自身利益

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投资和债权人的投资,就应当有责任按照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谋取不义之财作假账、编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失真,会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失去正确预测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没有了科学的预测,难免给投资决策带来误导,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会计诚信缺失是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的一种短期行为,这种行为是以虚化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利润税金等为主要手段的,企业为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原始记录不再健全和完整,计量验收制度成为虚设,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不再发挥作用,结果全面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另外在经济利益上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因为市场是公正的,当虚假的谎言被戳穿的时候,制假者也难逃其害。特别是上市公司,其股价往往会一泻千里。

(三)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利益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个人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8月初,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还有,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州吊销了营业执照。

(四)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将原本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资产据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如某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支出,多列费用,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而某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一)会计诚信危机

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诚信,无论对于投资者、债权人还是社会公众而言都有极大的意义。缺乏诚信将会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交易链条中断,一系列赊销、赊购业务难以进行,股票、债券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无法发展。

(二)会计职业道德滑坡

由于职业道德缺失,造出大量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宏观决策失误、资源配置低效,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虚假的会计信息是一柄双刃剑,受损的是信息的供需双方,从而严重挫伤资本市场;大量企业肆意造假,使有良知和责任心的会计人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降低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形成恶性循环;会计造假给腐败官员打开方便之门,助长了企业领导人消极腐败行为的滋生和蔓延。由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会计秩序混乱,会扰乱经济秩序,危及经济安全,助长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造假案频发,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笔者认为,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驱动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资本市场就像一棵摇钱树,企业一旦上市成功,高于股票面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金就滚滚而来,精明的企业家都深谙这一道理。于是,够条件的企业积极上市,不够条件的企业创造条件也要上市,已经上市的还要搞增发,搞配股或为逃避摘牌及中止上市的命运,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有优良的经营业绩来支撑,业绩不够怎么办?造假!银广夏就是例证,银广夏1999年和2000年通过虚构7.45亿元利润创造了“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有的为了偷逃漏税而少计应税收入或应税所得等,有的为了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而少计利润,有的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或者股票筹资而多计利润,有的为了经营层的经营业绩而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有的为了突显政绩升官,造成了官出数字、数字出政绩。因为有了通过会计造假带来利益的可能性,就出现了会计造假的需求和动机,南京大学会计系对“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的认识”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调查显示,由于单位领导为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而迫使会计人员造假的综合比例分别为40.3%和55.8%。

(二)会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在我国现阶段,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不能实事求是,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中饱私囊;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追求金钱利益、个人享乐,经不起物质、权利的诱惑,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蜕化甚至沦丧;还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认为反正不是自己的事,避之甚远,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另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还在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监督失控,内部管理混乱。如有些企业对财产物资缺乏严格控制,从而导致很多财物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产权不明晰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制约机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董事会、监事会缺乏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等,这使得能够操纵企业的人员有机会为获得私利而提供虚假信息。

清晰的产权是保证人们考虑长远利益的前提,否则信用无从谈起。在国有产权制度下,企业经营者与其经营的企业信用没有长期的相关性,当受托人没有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和动力时,他们就会选择不守信。

(四)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为会计操纵提供了可能

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

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例如《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发出存货成本的核算就提供了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等九种方法以供选择。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会使当期产品销售成本偏高,期末存货成本偏低,当期利润也随之偏低;同样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对利润的影响就是相反的,会提高当期利润。

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操纵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订及颁布。这就有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性。会计通常给人们的感觉是锱铢必较、分毫不差,似乎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但实际上会计工作中的“艺术”成分味道非常浓。会计工作的内容包含不少主观估计的成分,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残值、期末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货计价方法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排除利益驱动、外部压力等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有失客观、公允,他们很容易利用这种职务上的便利来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五)会计从业人员与会计执业机构缺少独立性,导致监管机制失灵

会计人员缺少独立性地位。会计人员应本着特有的职业道德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然而,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由用人单位自己管理为主,即由各单位自主地设置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政府有关部门仅是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进行间接管理。在这一体制下,尽管《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使得这个监督职能实际上难以履行。在会计核算和决策过程中,会计人员始终处于管理当局的指挥和控制之下,缺乏独立性。一些会计人员说,其实会计要按真实情况来记账,从技术上说不是难题,并且,接受了多年教育的会计人员说,谁不愿意坚持诚信为本原则,谁不爱惜自己的专业声誉?但在现实中,不少单位的会计人员如果不按照领导的授意做账,就可能遭到降职甚至解聘,所以很多会计人员除了无奈之外,已别无选择。

注册会计师与事务所缺少独立性地位。管理层的权利过大以及有缺陷的聘任制度。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从而产生了“一股独大”的问题,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同属一人,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层的权利过大。尽管从原则上说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但在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普遍规模小、竞争力弱以及事务所之间为争夺客户的激烈竞争,当客户出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时,及注册会计师面临客户的不正当要求时,要么坚持原则,拒绝客户的不理要求和出具与事实情况相符的审计报告,从而面临着被客户炒掉的风险。或者是放弃职业道德和独立性,违心地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报告,以保住客户和业务,但失去的是诚信和其应有的独立性。

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一肩挑。同一家事务所对上市公司既提供审计服务又提供非审计服务时,与其说事务所在审计上市公司,不如说事务所是在自己审计自己。注册会计师不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参与造假,使得会计诚信进一步丧失。比如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在对严重失实的“银广厦”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中,由于一味的追求营业收入迎合客户不正当要求,根本没有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就签署了“无保留意见”,爆发了影响全国证券市场的“银广厦”会计造假丑闻。

(六)造假成本低

对企业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现行会计规范的基本要求。但当社会中的行为人违法获利大于守法获利时,行为人便会选择不守法;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这就减弱了法律的效力。由于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权益来承担,也就是由投资者来为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任,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个人责任。对造假者来说惩处的不到位即造假成本的低廉,所带来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惜牺牲股东利益,冲破道德底线进行造假。可见,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对参与会计造假者来说,造假所付出的成本远远低于造假所获得的收益。更为严重的是,当一家企业通过会计造假行为获益却没有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时,其他企业就会跟着效仿。这种连锁反应的结果,形成了普遍不守信用和造假行为泛滥的现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会计造假的闹剧会不断上演。

五、完善会计诚信制度的建立完善

(一)建立全国会计信用公示制度

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应遵循法制化,公正客观,分类公示,方便快捷原则。信用公示制度如果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和全民参与,就应采取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发布信用信息。要依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利于社会监督。可将工商、税务、质检等管理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分层次开放。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定期发布诚信企业和失信企业信息,就是对诚信企业的褒扬和对失信企业的惩罚,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受守信的益处,使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

(二)重视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改造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境界,使会计从业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会计人员应“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树立“诚信会计”的良好形象。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转化成自觉的行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营造良好诚信的社会氛围。另外会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充电,回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这样才能确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前提条件。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监督制度等并且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

(四)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这可以从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几方面着手。

2.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以规范。

3.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弹性区间。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4.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

(五)加速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

1.行业协会出台制度规定和完善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机制,制约所有者和经营者出于经营目的,干预注册会计师发表的独立审计意见。

2.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并规范最低收费标准。这样不仅减少了行业恶性竞争,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至于在过低的审计收费的压力下,任意减少审计程序以损害审计质量的方式来降低审计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样提高了行业“租金”,将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法的机会成本。将有利于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其执业的审计质量。

3.限制一个事务所同时为一个客户做非审计服务业务和审计业务,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受损害,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市场竞争的公正性。

4.应限制事务所对有限责任组织形式的选择,以提高事务所和个人执业的风险意识,增加其对审计质量的关注。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违规时承担无限责任,其面临的风险以及责任加大,铤而走险的几率才有可能大大减少。

(六)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法规,并对违法行为规定明确具体的惩治措施,同时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因使用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损失,明确造假单位、中介机构、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赔偿责任和比率,以便受害人依法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及相关会计法规规章,对检查出来的造假行为,要把处罚重点放在处理相关责任人个人身上,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要让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以期从源头上遏止造假行为。规范中介机构行为,要加强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对知情不报或参与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中介机构,除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及经济处罚外,该取缔的要予以取缔,相关人员一定时间内甚至终生不得继续从事原有职业,情节严重的应追究事务所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其协助制止造假行为。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检查、严格监督,发现问题严肃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特别是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典型单位、典型案例、典型责任人,依法从重处理并公诸于众,形成巨大的威慑力量。

结束语

会计诚信是每个会计人员应恪守承诺的道德准则,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我们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回报,让弄虚作假者无生存之地,使会计诚实守信原则深入人心,使市场经济秩序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王红云:《会计法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李立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3]、朱锦余:《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4]、叶陈刚:《企业伦理与会计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致 谢

本文从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到完成,都得到了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指导,期间经历了喜悦、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大家!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郭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论文写作让我感受到会计知识的广博、职业道德的重要,也让感受到学习的必然,最后感谢四川理工学院成教部提供这个宝贵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