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考研(云南哪个学校考研好考)

2022-03-31 20:43:12 来源:

2018苏州科技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其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区别即在于各国对东、西两大强国齐或秦的不同关系。如各国南北相联系,共同对付秦、齐之一,即为合纵;各国与秦、齐之一结成东西横向关系来对付南北他国,即为连横。秦、齐在适当的时机也通过加入合纵集团来对付对方。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2.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3.三口通商大臣

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专管北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事务的临时差使。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常驻天津,办理牛庄(后改营口)、天津、登州(后改烟台)三口通商事务,并管理天津关税。遇有要事准会同直隶、山东、奉天的各级官员商办。设置10年,由崇厚专任。同治九年(1870年天律教案发生,改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兼任,改称“北洋通商大臣”。

4.严复

清末思想家、敎育家。福建省闽侯县人。1877年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执教达20年。甲午战争后,主张变法维新,在天津《直报》上撰文要求学习西方,反对顽固保守。1897年创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1896年起,从事翻译工作,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等西方名著,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影响甚大,并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5.广州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6.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与宦官发生的党争。桓帝时,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7.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8.《唐律疏议》

唐朝颁布的国家法典,是刑律和注疏的合编。本名《律疏》。唐高祖时开始制订唐律,太宗时修订完成,唐永徽三年(652),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加以解释,并设有问答,成三十卷,于次年颁行。律疏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疏与律统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开元二十五年(737)又重加刊定,故今所见刊本有永徽以后的地名、职官、名物及避讳字样。全书分十二篇,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五百条。《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封建法典,为唐后各代立法所本,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法律产生一定影响。

9.《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的地理著作。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抵御列强侵略,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记叙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本书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洋务派、维新派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10.蒲安臣条约

1868年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1868年,清政府派遣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以“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头衔,率领使团前往美国和欧洲各国办理交涉。7月,蒲安臣擅自越权与美国国务卿西化德在华盛顿签订该约。主要内容为:(1)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2)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3)两国侨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视。1869年11月23日,双方在北京交换了批准书。

三,简答题

1.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影响

(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 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

(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 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

(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况,如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社会生产等,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2.简述三国屯田制

屯田是中国封建政府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曹魏时曾大规模推行屯田。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占据的北方地区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生产,同时为了保证军需,曹魏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了招抚流民回乡耕种,还在统治区域内大规模推行屯田制。

曹魏的屯田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军屯和民屯,但实际上都采取了军事化的管理形式。民屯始于建安元年(196年),最初是在许昌附近,后来陆续推广到其他地区,大多分布在洛阳一带及黄河中游土地肥沃或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民屯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以五十人为一屯,作为屯田的基本单位,采用军事组织的方式进行管理,并设立管理官员司马,司马之上有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中央则是大司马总领。政府对民屯征收五成至六成的田租,用以补充军需。

军屯主要面向士兵及其家属,始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左右。军屯主要分布在军队及其家属聚集的地区,特别是在与吴蜀对抗的地区,由于驻扎的军队众多,因此军屯的规模也很大。军屯的基本单位是营,每营60人,逐级设有度支都尉、度支中郎将或度支校尉等官职。军屯的田租大致与民屯相同,也为收成的五成至六成。

屯田采用军事编制形式,剥削率也比较高,屯田上的民众和士兵及其家属饱受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因此逃亡或反抗时有发生。但从整体看来,屯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一方面,屯田特别是民屯将因战乱导致的大批流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使战争环境下的社会生产得以继续进行,不但稳定了社会秩序,消除了不安定因素,而且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从屯田之中获得了极大的益处,在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同时,可以取得大量军需,保证军队的作战需要,使军队供应有了相对稳定可靠的 基础。这一点是曹魏集团能在军阀混战中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曹魏屯田取得的成功也为后人树立了成功的典型,其后的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屯田,因此曹魏屯田的影响也绝不限于一时。

3.简述清朝外交机构的演变过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开启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重要转型。就中国外交史而言,近代中国外交制度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

鸦片战争前,清朝并无办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涉外事务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是派出“钦差大臣”处理有关对外交涉事宜,后来又设置了一个专门与洋人打交道的“五口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1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办理外交为主的机构——总理衙门成立。总理衙门设立之初,执掌外交大权,在清政府中央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外务部成立,其职掌与总理衙门相同。外务部较总理衙门更为完备和正规,列六部之首,足以表明外交机构在清朝中央政府地位的提升。1911年,清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外务部成为内阁中的一个部,设大臣和副大臣主持部务。

1911年10月,清王朝灭亡。次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设外交部,其职掌是:管理外国交涉,及关于外人事务并在外侨民事,保护在外商业,监督外交官及领事。1912年,陆征祥任外交总长。陆上任伊始,就按照西方国家外交部的模式来改组外交部。新的外交部在职掌、内部组织等方面大体上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部相同。在外交部驻外机构的改革方面,驻外使馆和领事馆改为专业机构,从事外交的人员为职业外交官。这样,中国首次出现了较完善正规的外交机构。此后,北洋政府的外交部大体上因袭于此。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新的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外交部成为五院之一的行政院的一个部,这时的外交部已成为一个新型的、现代的外交机构了。

总之,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逐渐由一个主权国家变成由列强任意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国开始从封建保守中走出来,在借鉴和吸收两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一条坎坷的近代化道路。

4.简述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事件是中美抗日战争后期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斗争,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此为史迪威事件核心。其经过大致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积极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使其继续抗战和加强对国民党政府的控制。但是,由于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战中迅速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使美国政府十分忧虑。1942年1月29日,根据蒋介石的请求,美国派任史迪威中将来华担任了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在如何看待共产党及其军队问题和争夺军事指挥上,蒋介石和史迪威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战略以及与其相关的是否装备中共军队、租界物资控制权的方面,并由此导致蒋、史矛盾不断激化。1944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史迪威调离回国。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汉朝对丝绸之路的经营及影响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最先使用的。他将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故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及丝织品经由此道运往西方而得名。

(一)开辟与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3世纪,中国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丝国”。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于通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兵进攻匈奴,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元狩四年(前119年)前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携带的金、帛价值数千巨万,用作馈赠的礼物。汉使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还到达了奄蔡、安息、条支等国。 此后,中亚、西亚各国也经常派使节到汉朝长安,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安息到达大秦,或者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另一条路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至康居等地。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西汉末年,丝绸之路因战乱而隔阻,东汉时再度繁荣。

除此之外,汉代还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自山东半岛东渡,可达朝鲜半岛,再绕半岛而东,可达日本。一条向南,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至印度东南。这些国家运至汉地的货物有明珠、璧流离等奇石异物,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物品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

(二)意义。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丝路上各国的物产珍品、动植物种、生产技术、科学成果、文化艺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深远影响。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

由于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资产阶级又过于软弱,戊戌维新运动终于失败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在中国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的。

第一,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

第二,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三,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第四,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当时主要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而以反对封建制度、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人民革命斗争还没有形成。

第五,正处于帝国主义时期,当时中国不具备使改革取得成功的国际环境。

3.《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是指中国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于1937年8月20日在南京签订的条约,规定:“倘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时间内,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援助”。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先后来华的苏联志愿人员约2000名,其中约200名志愿人员在中国战场牺牲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帝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攻击的主要目标。苏联的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中国的有效抵抗来拖住日本,使其无力侵犯苏联远东地区。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将中国人民推向灾难的深渊。南京国民政府展开积极的外交,寻求西方各国的援助,但在战争初期却很少有西方国家愿意引火烧身、援助中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美英等国举棋不定,苏联则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

1937年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根据这一条约,苏联不仅对中国的抗战给予道义支持,也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这对中国人民是极大的鼓舞。

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先后来华的苏联志愿人员约2000名,其中约200名志愿人员在中国战场牺牲。

2018苏州科技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其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区别即在于各国对东、西两大强国齐或秦的不同关系。如各国南北相联系,共同对付秦、齐之一,即为合纵;各国与秦、齐之一结成东西横向关系来对付南北他国,即为连横。秦、齐在适当的时机也通过加入合纵集团来对付对方。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2.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3.三口通商大臣

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专管北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事务的临时差使。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常驻天津,办理牛庄(后改营口)、天津、登州(后改烟台)三口通商事务,并管理天津关税。遇有要事准会同直隶、山东、奉天的各级官员商办。设置10年,由崇厚专任。同治九年(1870年天律教案发生,改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兼任,改称“北洋通商大臣”。

4.严复

清末思想家、敎育家。福建省闽侯县人。1877年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执教达20年。甲午战争后,主张变法维新,在天津《直报》上撰文要求学习西方,反对顽固保守。1897年创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1896年起,从事翻译工作,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等西方名著,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影响甚大,并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5.广州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6.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与宦官发生的党争。桓帝时,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7.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8.《唐律疏议》

唐朝颁布的国家法典,是刑律和注疏的合编。本名《律疏》。唐高祖时开始制订唐律,太宗时修订完成,唐永徽三年(652),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加以解释,并设有问答,成三十卷,于次年颁行。律疏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疏与律统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开元二十五年(737)又重加刊定,故今所见刊本有永徽以后的地名、职官、名物及避讳字样。全书分十二篇,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五百条。《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封建法典,为唐后各代立法所本,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法律产生一定影响。

9.《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的地理著作。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抵御列强侵略,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记叙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本书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洋务派、维新派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10.蒲安臣条约

1868年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1868年,清政府派遣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以“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头衔,率领使团前往美国和欧洲各国办理交涉。7月,蒲安臣擅自越权与美国国务卿西化德在华盛顿签订该约。主要内容为:(1)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2)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3)两国侨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视。1869年11月23日,双方在北京交换了批准书。

三,简答题

1.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影响

(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 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

(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 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

(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况,如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社会生产等,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2.简述三国屯田制

屯田是中国封建政府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曹魏时曾大规模推行屯田。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占据的北方地区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生产,同时为了保证军需,曹魏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了招抚流民回乡耕种,还在统治区域内大规模推行屯田制。

曹魏的屯田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军屯和民屯,但实际上都采取了军事化的管理形式。民屯始于建安元年(196年),最初是在许昌附近,后来陆续推广到其他地区,大多分布在洛阳一带及黄河中游土地肥沃或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民屯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以五十人为一屯,作为屯田的基本单位,采用军事组织的方式进行管理,并设立管理官员司马,司马之上有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中央则是大司马总领。政府对民屯征收五成至六成的田租,用以补充军需。

军屯主要面向士兵及其家属,始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左右。军屯主要分布在军队及其家属聚集的地区,特别是在与吴蜀对抗的地区,由于驻扎的军队众多,因此军屯的规模也很大。军屯的基本单位是营,每营60人,逐级设有度支都尉、度支中郎将或度支校尉等官职。军屯的田租大致与民屯相同,也为收成的五成至六成。

屯田采用军事编制形式,剥削率也比较高,屯田上的民众和士兵及其家属饱受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因此逃亡或反抗时有发生。但从整体看来,屯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一方面,屯田特别是民屯将因战乱导致的大批流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使战争环境下的社会生产得以继续进行,不但稳定了社会秩序,消除了不安定因素,而且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从屯田之中获得了极大的益处,在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同时,可以取得大量军需,保证军队的作战需要,使军队供应有了相对稳定可靠的 基础。这一点是曹魏集团能在军阀混战中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曹魏屯田取得的成功也为后人树立了成功的典型,其后的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屯田,因此曹魏屯田的影响也绝不限于一时。

3.简述清朝外交机构的演变过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开启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重要转型。就中国外交史而言,近代中国外交制度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

鸦片战争前,清朝并无办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涉外事务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是派出“钦差大臣”处理有关对外交涉事宜,后来又设置了一个专门与洋人打交道的“五口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1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办理外交为主的机构——总理衙门成立。总理衙门设立之初,执掌外交大权,在清政府中央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外务部成立,其职掌与总理衙门相同。外务部较总理衙门更为完备和正规,列六部之首,足以表明外交机构在清朝中央政府地位的提升。1911年,清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外务部成为内阁中的一个部,设大臣和副大臣主持部务。

1911年10月,清王朝灭亡。次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设外交部,其职掌是:管理外国交涉,及关于外人事务并在外侨民事,保护在外商业,监督外交官及领事。1912年,陆征祥任外交总长。陆上任伊始,就按照西方国家外交部的模式来改组外交部。新的外交部在职掌、内部组织等方面大体上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部相同。在外交部驻外机构的改革方面,驻外使馆和领事馆改为专业机构,从事外交的人员为职业外交官。这样,中国首次出现了较完善正规的外交机构。此后,北洋政府的外交部大体上因袭于此。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新的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外交部成为五院之一的行政院的一个部,这时的外交部已成为一个新型的、现代的外交机构了。

总之,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逐渐由一个主权国家变成由列强任意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国开始从封建保守中走出来,在借鉴和吸收两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一条坎坷的近代化道路。

4.简述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事件是中美抗日战争后期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斗争,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此为史迪威事件核心。其经过大致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积极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使其继续抗战和加强对国民党政府的控制。但是,由于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战中迅速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使美国政府十分忧虑。1942年1月29日,根据蒋介石的请求,美国派任史迪威中将来华担任了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在如何看待共产党及其军队问题和争夺军事指挥上,蒋介石和史迪威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战略以及与其相关的是否装备中共军队、租界物资控制权的方面,并由此导致蒋、史矛盾不断激化。1944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史迪威调离回国。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汉朝对丝绸之路的经营及影响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最先使用的。他将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故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及丝织品经由此道运往西方而得名。

(一)开辟与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3世纪,中国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丝国”。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于通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兵进攻匈奴,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元狩四年(前119年)前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携带的金、帛价值数千巨万,用作馈赠的礼物。汉使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还到达了奄蔡、安息、条支等国。 此后,中亚、西亚各国也经常派使节到汉朝长安,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安息到达大秦,或者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另一条路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至康居等地。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西汉末年,丝绸之路因战乱而隔阻,东汉时再度繁荣。

除此之外,汉代还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自山东半岛东渡,可达朝鲜半岛,再绕半岛而东,可达日本。一条向南,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至印度东南。这些国家运至汉地的货物有明珠、璧流离等奇石异物,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物品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

(二)意义。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丝路上各国的物产珍品、动植物种、生产技术、科学成果、文化艺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深远影响。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

由于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资产阶级又过于软弱,戊戌维新运动终于失败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在中国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的。

第一,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

第二,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三,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第四,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当时主要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而以反对封建制度、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人民革命斗争还没有形成。

第五,正处于帝国主义时期,当时中国不具备使改革取得成功的国际环境。

3.《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是指中国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于1937年8月20日在南京签订的条约,规定:“倘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时间内,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援助”。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先后来华的苏联志愿人员约2000名,其中约200名志愿人员在中国战场牺牲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帝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攻击的主要目标。苏联的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中国的有效抵抗来拖住日本,使其无力侵犯苏联远东地区。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将中国人民推向灾难的深渊。南京国民政府展开积极的外交,寻求西方各国的援助,但在战争初期却很少有西方国家愿意引火烧身、援助中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美英等国举棋不定,苏联则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

1937年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根据这一条约,苏联不仅对中国的抗战给予道义支持,也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这对中国人民是极大的鼓舞。

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先后来华的苏联志愿人员约2000名,其中约200名志愿人员在中国战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