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画的基础要先学什么(中国美术学院考研科目)

2022-03-30 22:17:17 来源:

根据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和《世界经济千年统计》里的估算,北宋经济总量最高达二百六十五亿美元,人均经济占有量是四百五十美元,两样都是当时的世界前列!经济的发达注定了宋朝的人文荟萃,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宋便是最高峰!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这一时期宫廷美术繁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从选材到技法,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宋代画家

宋代山水画逐渐抛弃了魏晋、隋唐时期“明劝诫,著升沉”的政治作用,树木的审美价值和作用也转变为“代去杂陈”,描绘山石树木的目的是为了放情山林,以王微的“畅神”、宗炳的“卧游”为倡导的山水画表现目的取代了唐代张彦远的“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山水画中的树法进一步转变为个人审美趣味。

宋代大家苏轼更是将山水画中的树木与文人绘画“托物寓兴”的理论相结合,把比兴寄托的文学手法运用到绘画之中,对后世山水画中树法的发展与审美价值影响深远。

《枯木怪石图》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王珊老师的细致讲解,进入那黑白相间的墨之世界,聆听她的独家绘画心得,学习山水画中树法的相关技巧吧!

艺术家简介


王珊,师从陈国勇教授,获美术学中国画专业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工作室主任、副教授、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常务副院长、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画篆刻协会理事。曾赴巴黎美术学院访学交流。

自古以来,树在山水画中都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树的造型影响着山水画整体的呈现气势与表现效果。

凡画山水,林木当先,锋峦居后。峰峦者山之骨,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见骨骼,先有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譬如诸人形骨骼匀停,而眉目俗恶,乌得成佳士?譬诸军旅,前锋不扬,何以张后队?故古人未练石先练树。

——节选自清·布颜图《学画心法问答》

在对山水画的选材上,王珊老师并非把山峦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而是把树作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对树的细致刻画来体现地质、地貌的情况,通过树、石、草的质地对比,树干,枝叶之间质、量和疏密的对比刻画来表现大自然的美。

枯树法

树干和树枝,是树之根本,是树最清晰的一个架构模式。因此,学习树法首先应该从枯树法开始。

枯树法中两种最常用的出枝方法是鹿角法和蟹爪法,一俯一仰。

鹿角法

蟹爪法

鹿角法,通常是用来描绘树枝向上的一个生发姿态。运用鹿角法时,第一用笔要有力度、第二要注意气息的贯畅、第三要注意笔与笔之间的衔接、第四要关注树枝与树枝之间的争让关系、第五要围绕树枝的上半部分进行出枝。

《江行初雪图》局部

蟹爪法,则是用来描绘树木往下出枝,像下弯曲,像螃蟹的爪子一样有力度的姿态。运用蟹爪法时,第一忌讳用笔绵软无力、第二忌讳用笔太光太滑。

《早春图》局部

点叶法

点叶法是树法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山水画中表现树叶的姿态形态和俯仰,大都用点叶法表现,取其意态之趣,按不同的用笔和形式组合,有多种称谓,如介字点,梧桐点,垂藤点等等。

垂藤点、梧桐点、介子点(顺序从上至下)

点叶法的重点就是叶要围绕树干,体现树叶和树干的关系,有时还需做到笔断意连。运用点叶法时,需注意叶片的聚散、疏密、组合关系,符合树叶自然界的生长规律。

夹叶法

夹叶法,又称双钩画法,中间可填色可填墨。勾线时要注意灵活,有层次,根据画面的不同风格,或粗,或细,或巧,或拙。夹叶法要求下笔有力,如同写楷书一般,有起承转合。同时,运用夹叶法时,叶片大小应该做到平均,不宜变化太大。

夹叶法示范

松树法

画松正与画柳相反。画柳从下分枝,画松枝在树梢。柳枝向上,松枝两分。画柳根多,画松根少。松宜直,柳宜欹。松针宜平 。

——清·龚贤《画诀》

松针是松树的主体部分,也是松树法中的主角。松树法,在树法中算是比较难的一科,古人总结下来多达几十种画法,如轮状松针,扇形松针,树状松针等等。画松树的时候,我们应当注重神韵,神在形上。

松针法示范

柳树法

画柳不论疏密,用笔不论柔劲,只要自然。

——《山静居画论》

中国古代画家总结,画柳最重要的是符合自然规律,而如何掌握自然之妙唯有通过不断的练习。画柳的时候,枝干最为难画,其次,柳树的枝条要虚实结合,随势而发,富有随风飘荡之感。

柳树法示范

国画技法,何其之多,上述所举可谓冰山一角。更多山水画的专业知识和绘画技法,尽在王珊老师的《山水画入门之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