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考研(考研院校)

2022-03-30 18:28:04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史

783中国史综合

我为什么要读研

喜欢历史,想继续学习;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等。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喜欢历史,所以没有选择跨考别的专业(看个人兴趣)

选择首都师范,是不想离家太远,首师大今年来也发展的不错。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整体复习建议

基础阶段:3-6月,看教材

巩固阶段:7-9月,背资料

冲刺阶段:10-11月,揣摩真题

押题阶段:12月,模拟习题,调整状态

作息:早7晚11,每周休息一天

关于全年度复习时间轴的小建议

基本从3月开始,按照基础、巩固、冲刺、押题四个阶段走

专业课公共课备考建议

专业课

个人复习经验

3-6月:大多人都是从3月开始,这个阶段一战的很多要去实习,二战的也忙着毕业论文,所以这个阶段专业课看看教材,整理框架。首师专业课教材,以往都是高教版5本,去年9月换成了马工程。我觉得教材其实哪版的并不是特别重要,很多学长学姐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教材,我本人也没看过马工程,据说不太好的样子,我也不是很清楚。看教材的时候可以结合长孙博的大纲和仝晰纲的大纲。大纲一定要重视,他可以帮你理清思路,而且都是知识点。我看很多人都觉得大纲上的知识点跟名解一样,索性就拿着名解背了,循序接近的过程总比你在那死记硬背的强。

7-9:暑假是最好的学习阶段,没有其他的事分心,前边基础也打的差不多了,但暑假最热,一定要坚持下来。这个阶段,专业课要开始拿着长孙博的名解论述,范无聊的论述开始整理,记忆。记忆的过程很枯燥,往往是第一天刚背,第二天就忘了,这个就需要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记忆。名解我本人是第一天背,第二天默背重复第一天。的。论述,我没怎么背,就把重点的整理了一下,其他的看了看。我觉得长孙博跟范无聊的就够用了,资料不在多。

10-12:这个阶段最难熬了,往往会怀疑,心态会出现起伏,天气渐渐变冷,坚持下来就是胜利。专业课除了继续背长孙博的名解论述,还需要好好研究历年真题。在这里提一下,一般市面上的真题是不够用的,可以搜集复试的那些明解论述,首师本科期末考试题,往往很多初试题也会从这里边出。最后,要模拟一下,要懂得用20%的时间巩固80%的知识点。

复习建议

按部就班,调整心态,水到渠成。

参考书单

1. 《中国古代史》上,朱绍侯,第5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2. 《中国古代史》下,朱绍侯,第5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3. 《中国近代史》,李侃,第4版,中华书局。

4. 《中国现代史》上,王桧林,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 《中国现代史》下,王桧林,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

个人复习经验

政治,我是8月开始的。政治,相比其他两门要简单,但也要方法用对,我用的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每天看完精讲精练对应着做一章1000题。政治真题我本人觉得意义不大,没有做。10月中旬,政治继续刷1000题,然后看错题。11月初,肖八回来了,肖八只做了选择,12月,肖四回来,肖四做了选择,前两套背了,后两套看了看。

复习建议

肖秀荣三套足够了,配合着精讲精练把1000题做了,把肖八肖四选择做了,肖四大题背了,就可以了,平时注重错题的总结。

参考书单

肖秀荣:《精讲精练》

肖秀荣:《1000题》

肖秀荣:肖八、肖四

英语

个人复习经验

英语每天坚持背单词,英语单词我用的朱伟的恋恋有词,每天早上一个小时。我英语不好,真题用的是考研真相。暑假期间,每天做一篇阅读,做完就看着答案翻译精度,把真题里的单词整理出来。10月以后,

英语单词继续背,阅读也继续做,其他三种题型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可以做做找找感觉,我并没有在这上边花太多时间,而是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作文也应该上手了。我是根据王江涛的作文,自己总结你模板,然后进行记忆的。

复习建议

单词天天背,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真题要注重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

参考书单

朱伟:《恋恋有词》

《考研真相》或张剑黄皮书

王江涛:高分作文背诵

心态调节

考研路漫漫,能坚持下来的人结果都不会太差的。考研失败的原因,我觉得一是自身不够努力,二是不能合理科学的安排,学习方法不适合自己。在这里我想说,一定要找个学长学姐多问问,他们的一句话往往比你自己在那哼哧哼哧干一个月要强的多。三是要坚定一个目标,不要随便换,相信自己,摆好心态,尤其后期,要学会劳逸结合,实在不想学了,就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放松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