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净值暴跌 有人直播卖课 “奔私”之路看似光鲜实则不易

2023-07-14 11:36:50 来源:

作者:马嘉悦

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奔私”后,似乎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7月13日,“奔私”后业绩高于在公募任职期间年化收益的基金经理占比不足45%。与此同时,近日,曾经的“公募冠军”任泽松因业绩大幅回撤备受质疑,另一位曾经的混合型基金“冠军”杜振业通过直播卖课积累长期客户资源也引发市场关注。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经理“奔私”后会面临研究资源减少、投研精力被分散等挑战。叠加近年来市场环境复杂、部分基金经理绝对收益观念薄弱,“奔私”基金经理整体业绩表现平平。基金经理需要在谨慎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职业选择、提升绝对收益认知,方能持续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奔私”基金经理业绩平平

近年来,“公奔私”的基金经理屡见不鲜,但从业绩来看,大多数基金经理表现不及在公募任职期间。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同时有1年以上公募和私募业绩的基金经理共计195位。从年化收益角度来看,任职私募期间业绩高于任职公募期间的基金经理仅85位,占比为43.58%。与此同时,前述195位基金经理在私募期间任职的年化收益平均值为8.12%,而在公募期间任职的年化收益平均值为11.89%。

为何“公奔私”基金经理业绩表现整体平平?冬拓投资总经理王春秀分析称,一方面是由于公募基金具备强大的研究能力。基金经理突然脱离原有的平台,可能导致其获取研究资源的能力下滑;另一方面是由于基金经理专注力的下降。基金经理“奔私”后,要自己负责募资、管理、研究、投资等诸多事宜,非投研相关的琐事会造成多方面的精力消耗,进而影响其基金产品的业绩。“奔私”后又回归公募的富国基金经理于洋就曾在《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坦言,创立私募基金相关的运营事务占据了太多精力,导致自己无法专注于单纯的投资工作。

近日,2018年混合型基金“冠军”杜振业也频繁在抖音平台上发布视频并创立“振业帮理财”店铺开始卖课,引发行业关注。公开资料显示,杜振业离开长安基金后,加入上海汇远盈私募担任副总经理、投资总监,目前该私募的管理规模仍低于5亿元。杜振业坦言,希望通过直播卖课的方式分享基础的基金投资知识,并积累些长期客户资源。

昔日“明星”遇“水土不服”

不仅“公奔私”基金经理整体业绩平淡,部分“明星”基金经理转战私募后也“水土不服”。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月最后两周,任泽松管理的集元-祥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净值回撤超40%,7月首周,该产品净值继续回撤,周度跌幅为3.7%。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任泽松掌管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一举夺冠,因此声名大噪,其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一度超过300亿元。2018年,任泽松离开中邮基金转战私募,投资风格并未发生改变,其管理的集元资产旗下产品净值自成立以来波动率一直较高。

从公司发展来看,集元资产一直未能进入头部私募梯队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成立了9年的集元资产,目前管理规模在10亿元至20亿元区间。

另外,2020年“奔私”的某沪上百亿级私募创始人,近年来业绩也远不及市场预期。截至7月7日,其管理的多只2021年成立的产品净值仍低于0.9元,备受投资人质疑。再比如去年颇受市场关注的勤辰资产合伙人、基金经理张航,截至7月7日,其管理的产品今年以来回撤超过15%。

“公奔私”须适应私募法则

滨利投资基金经理梁滨认为,部分基金经理“奔私”后业绩并不十分突出,或公司未能实现快速发展,除了投研团队实力不足和市场投资难度提升等原因,还在于相对收益理念的延续使其在私募业丧失竞争力。

“我之前管理公募专户,业绩排在行业前列,但是‘奔私’之后的前两年业绩一直不理想,主要还是投研团队跟不上在公募时期的水平,而且需要适应私募行业的生存法则,因此三年后业绩才有起色。其实每个‘奔私’的基金经理都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要从相对收益思路转至绝对收益思路,能够适应的基金经理能够实现发展,不能适应的就只能‘泯然众人矣’。”沪上一位头部私募创始人直言。

上述2020年“奔私”的百亿级私募创始人坦言,公司已通过引入宏观策略研究员来提高对宏观、产业政策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实现风险控制。“近两年来,我们对私募追求绝对收益的认知在不断加深,后续将更加合理地运用工具化产品来管理风险敞口,更好保护持有人利益。”

一位私募基金研究员建议,对于基金经理来说,须充分考虑到“奔私”后会面临的挑战,以及私募的生存法则,以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谨慎做出选择。对于投资人来说,在选择私募管理人和产品时,不能完全依赖于“奔私”基金经理的光环,而是要将自身风险收益要求、资金性质以及私募管理人的长期业绩当作重要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