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一般考上的几率(考研初试满分是多少)

2022-03-29 22:00:56 来源:

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一方面给了更多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每年进入求职市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本科生作为“倒霉蛋”,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毕竟在注重实践的岗位上,以理论见长的本科生比不过以技术见长的专科生,而在学历门槛比较高的岗位上,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又差出了一条“鸿沟”。

因此为了让自己能够在职场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不少毕业生都走向了考研这条赛道,希望借此机会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

研究生考试是人才选拔性考试,想要成功上岸没有那么容易

有数据显示,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377万,而到了2022年研究生考试时,报考人数就达到了457万人。

作为全国性的大型人才选拔考试,虽然在笔试阶段,各省份弃考率在10%-19%不等,可即便如此,研究生考试的总体招录比依旧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分母数”也是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各大院校虽然都在认真履行扩招计划,可仍旧抵不过参考人数的自然增长,因此在招生计划恒定的情况下,盲目报考或者学艺不精同学只能成为他人的“垫脚石”,最后要么被迫进入职场谋求生计,要么抓紧时间开启二战、三战之路。

由此可见,同学们想要顺利成为研究生,还是要认清自己的情况,并且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够一击即中。

在研究生考试中选择与努力一样重要

或许在家长眼中,高考与研究生考试没什么区别。

可事实上,两者虽然同为人才选拔性考试,“上岸”过程却截然不同,填报志愿的重要程度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高考作为全国统考,属于是“一考定终生”,一切全凭卷面分数说话,填报志愿也是在高考分数出炉后才进行再加上平行志愿、专业组的存在,如果不是对自己认知过分不清醒,基本上都能有个不错的“归宿”。

而研究生考试则不同,它需要考生在笔试+复试的双重考核下通过方能确定是否被录取,更为关键的是,考研志愿填报是在初试之前。

换句话说,如果学生院校、专业选择不符合自己的实力,那么成绩就算再优秀也白瞎,到头来还是要考虑二战、三战,甚至有同学在考研之前就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开始退缩。

那么普通学生想在考研中顺利上岸就没有希望了吗?其实考研难度也有等级划分,只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就可以了。

考研难度其实也分“三六九等”

▲“三跨”作为第一档难度系数满分

对于部分高考专业选择失败,迫切希望转行的同学而言,考研完全能算得上是根“救命稻草”。

因此在报考志愿时很多同学想都没想就打算跨专业、跨地区、跨院校,然而普通学生选择“三跨”并不占优势还很容易“陪跑”。

毕竟跨考就意味着从“0”开始,对专业不熟悉、对院校不了解、在城市中没有人脉,这些都是考生上岸的重重阻力,所以盲目报考的胜算并不大。

▲本专业、跨院校、跨地区属于中等难度

大部分同学会将考研作为“跳板”,希望能在报考本专业的基础上,实现院校的跨越,比如从双非考入双一流大学,又或是从普通一本迈入985、211院校的门槛。

不过在考研大军中有这样的思想的同学并不在少数,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令自己脱颖而出,那么志愿即便是填写得再漂亮,恐怕也只能成为空谈。

▲“三不跨”考生属于普通难度

这类同学在考研中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不仅对专业知识熟悉,对地区熟悉,就连对老师的研究方向、出题套路也比较熟悉。

哪怕是自身高度一般,成绩也不够突出,但也可以在复习时询问过来人的学长学姐,又或是直接找老师本人进行讨教,相对于跨考的同学们而言便利不少,更适合普通学生考虑。

笔者寄语:不少院校考研初试成绩已出,考生在复试时别“掉链子”

从各高校的考试安排来看,截止到21日左右,不少同学应该就已经知道自己的初试成绩了。

但通过国家线或者院校自主划线的同学也先别急着庆祝,因为还有复试在不远处等着大家,只有顺利通过后,才算是真正的研究生。

一般来说,复试主要考察的是同学们的综合实力,除了会询问相关专业的知识、学生的个人看法以外,还需要同学们提前准备三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沉住气,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作答,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最后祝大家都能被理想的院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