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辽宁大学通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令黔首自实田
令黔首自实田,秦朝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法令。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黔,黑色,《说文解字·黑部》:“黔,黎也。从黑从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额,向封建政府呈报。政府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并依此征收田租。
2.神圣同盟
1815年俄奥普三国君主在维也纳会议后缔结的同盟。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俄奥普三国君主于同年9月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
3.新生活运动
为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仪廉耻的新生活,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仪、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运动有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
4.隶农制
罗马帝国时期的一种土地剥削和人身依附关系。隶农最早于公元前2世纪在意大利出现。部分罗马公民租种他人土地,成为隶农。租地需订契约,订约双方政治上平等,都有权根据自己意愿中止契约。租期一般为5年,地租用现金支付。3世纪时,由于奴隶占有制开始衰落,劳动力日益缺乏,罗马政府和大庄园主,逐步采用强制手段把隶农固着在土地上。4~5世纪,隶农的地位进一步发生变化。罗马法律规定土地所有者是隶农的主人,隶农及其财产是庄园财产的一部分,对隶农的婚姻权以及处置和继承财产的权利都作了限制,尤其限制隶农自由迁徙。但是,隶农不同于奴隶,法律仍然承认他们是自由民。在罗马帝国晚期,隶农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大、中庄园广泛使用隶农劳动。由于对被释奴授产使其从事耕作,加之大批“蛮族”俘虏以隶农身分定居于帝国境内,自治市里的中、小土地所有者又大量破产,结果隶农的数量不断增加。帝国后期隶农制的发展标志着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
5.波兹南事件
波匈事件是指1956年波兰波兹南发生的流血事件,简称波兹南事件,和同年匈牙利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动乱,称匈牙利事件。波兹南事件发生原因是波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搬苏联模式,致使经济不景气,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要求政府增加工资和减少税收,向市政当局请愿,部分示威者冲击政府机关,政府当局出动警察进行镇压。波兹南事件对匈牙利事态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布达佩斯组织了大规模的集会和支援波兰的示威游行,并发生流血事件。波兰政府请求苏联军队协助恢复秩序,部分学生、工人、士兵同苏军的武装冲突,苏军在镇压动乱中,枪杀了许多无辜群众。
6.资政新篇
近代第一个谋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1859年洪仁轩上奏洪秀全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要内容是:政 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 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发展资本主义, 科技上,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上,主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公共事业上,主张兴 办学馆、医院、设立福利机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既非农民革命 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 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它的思想史意义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
7.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清初,在内阁之外,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族大臣组成,凡军国机要重务都不经过内阁票拟,而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方案,最后由皇帝裁决。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8.黄金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于1356年颁布的帝国基本法。规定:皇帝由当时权势最大的7个选帝侯,在法兰克福城选举产生。选举会议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并主持;帝位加冕礼在亚琛举行;德意志国王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罗马教皇的承认。还规定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 ,拥有征税、铸币、盐、铁矿开采等国家主权,以及独立的、不准臣民上诉的最高司法裁判权,拥有监督帝国的职权。金玺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二、简答
1.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丧失的主权哪些
(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学者李育民把不平等条约按内容归纳为如下六大类别:一是以租界制度和治外法权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侨民管理制度;二是以协定关税、协定内地通过税、内河航行通商制度、自由设厂制度、路矿借款等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经济特权制度;三是以海关行政外籍税务司制度和海关兼常关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行政特权制度;四是以自由传教和控制中国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文化特权制度;五是以对中国实行军事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驻军制度;六是以在中国某一区域取得独占权益和领土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制度。
(二)政治影响。学者徐绪典从法权、财权、政治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政治方面的破坏作用:第一,对中国法权的破坏;第二,掌握了中国的财权;第三,间接控制中国的政治。学者李育民认为,“条约制度”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保持旧制度的前提下促使它趋于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又刺激它产生近代性质的变化。由此可见,中国由一个封闭的封建国家进入国际社会时,它的近代化与半殖民地化是相伴而行的,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混合结构中,近代性质的方面处于一种被支配而受限制的地位,以致它的进步性往往是很艰难地显示出来。
2.十字军东征意义
(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
(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
(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 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
(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三、论述
1.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历史进步的开拓者,是一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家,他的激情鼓荡了中国近代的历史风云。他有他的个性,尽管有某些历史局限性,但掩盖不了他伟大人格的光辉。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包括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他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的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爱国若命,忧国若身,为国家民族的民主、独立、统一、富强鞠躬尽瘁,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中国的统一和民主共和而奋斗。在辛亥革命前,由于清王朝的全面溃败,国家已面临着分崩离析的隐忧。辛亥革命期间,一度出现了南北两大政治力量的对峙与较量,这时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则有可能使中国走向南北分治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内战,为了迅速实现南北议和的良好意愿,进而不使国家走向分裂,孙中山先生毅然选择了主动退让和妥协的立场。在袁世凯完成使清帝退位,赞成共和民主的条件兑现之后,便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也一再强调,中国的统一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的。他坚决反对分裂行为,指出“提倡分裂的人一定是野心家,想把各省的地方自己去割据”。此外,孙中山先生还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实现民主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百折不挠的坚强革命家。自清光绪二十一年首倡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就遭到清政府的悬赏通缉,在英国伦敦“被难”,曾经被一些国家政府驱逐。然而,长期的流亡生活和革命的艰险,从未动摇孙中山的意志,他屡败屡战,及时总结失败的原因,探索革命的新方略。从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二年,他共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都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吸取教训,直到取得辛亥革命的胜利。最终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合作。他勇于接受新事物,探索顺应时势的救国救民真理,并付诸于实践,充分展现了他不断自我超越的品质和能力。民国13 年,孙中山因长期艰苦斗争而积劳成疾,仍毅然扶病入京商讨国事,反击段祺瑞的倒行逆施。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频呼“和平”“奋斗”“救中国”!鼓励同志完成未竟事业。孙中山在谈到自己的革命活动经历时说:“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瘁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这是他对自己一生最形象与最精确的概括与总结。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0 世纪,还在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就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将孙中山与孔夫子并论,可见其对孙中山历史遗产的重视程度。
2.隋唐科举制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2)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二)唐朝的科举制。(1)唐朝科举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2)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3.第三世界崛起的影响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第三世界首先是一个今日世界性阶级分析得出的概念。也就是说,毛泽东是把今日全世界作为一个经济政治体系来分析的,而不是把今日世界的各个部分作为相互分离的经济政治体系来分析的。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世界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发展中国家的外部不均衡、外贸的不均衡结构、缺乏外汇、起伏波动的出口收入、债务问题、经济依赖性。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历史意义:
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第二、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第四、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2017辽宁大学通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令黔首自实田
令黔首自实田,秦朝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法令。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黔,黑色,《说文解字·黑部》:“黔,黎也。从黑从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额,向封建政府呈报。政府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并依此征收田租。
2.神圣同盟
1815年俄奥普三国君主在维也纳会议后缔结的同盟。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俄奥普三国君主于同年9月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
3.新生活运动
为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仪廉耻的新生活,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仪、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运动有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
4.隶农制
罗马帝国时期的一种土地剥削和人身依附关系。隶农最早于公元前2世纪在意大利出现。部分罗马公民租种他人土地,成为隶农。租地需订契约,订约双方政治上平等,都有权根据自己意愿中止契约。租期一般为5年,地租用现金支付。3世纪时,由于奴隶占有制开始衰落,劳动力日益缺乏,罗马政府和大庄园主,逐步采用强制手段把隶农固着在土地上。4~5世纪,隶农的地位进一步发生变化。罗马法律规定土地所有者是隶农的主人,隶农及其财产是庄园财产的一部分,对隶农的婚姻权以及处置和继承财产的权利都作了限制,尤其限制隶农自由迁徙。但是,隶农不同于奴隶,法律仍然承认他们是自由民。在罗马帝国晚期,隶农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大、中庄园广泛使用隶农劳动。由于对被释奴授产使其从事耕作,加之大批“蛮族”俘虏以隶农身分定居于帝国境内,自治市里的中、小土地所有者又大量破产,结果隶农的数量不断增加。帝国后期隶农制的发展标志着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
5.波兹南事件
波匈事件是指1956年波兰波兹南发生的流血事件,简称波兹南事件,和同年匈牙利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动乱,称匈牙利事件。波兹南事件发生原因是波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搬苏联模式,致使经济不景气,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要求政府增加工资和减少税收,向市政当局请愿,部分示威者冲击政府机关,政府当局出动警察进行镇压。波兹南事件对匈牙利事态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布达佩斯组织了大规模的集会和支援波兰的示威游行,并发生流血事件。波兰政府请求苏联军队协助恢复秩序,部分学生、工人、士兵同苏军的武装冲突,苏军在镇压动乱中,枪杀了许多无辜群众。
6.资政新篇
近代第一个谋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1859年洪仁轩上奏洪秀全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要内容是:政 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 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发展资本主义, 科技上,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上,主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公共事业上,主张兴 办学馆、医院、设立福利机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既非农民革命 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 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它的思想史意义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
7.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清初,在内阁之外,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族大臣组成,凡军国机要重务都不经过内阁票拟,而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方案,最后由皇帝裁决。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8.黄金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于1356年颁布的帝国基本法。规定:皇帝由当时权势最大的7个选帝侯,在法兰克福城选举产生。选举会议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并主持;帝位加冕礼在亚琛举行;德意志国王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罗马教皇的承认。还规定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 ,拥有征税、铸币、盐、铁矿开采等国家主权,以及独立的、不准臣民上诉的最高司法裁判权,拥有监督帝国的职权。金玺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二、简答
1.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丧失的主权哪些
(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学者李育民把不平等条约按内容归纳为如下六大类别:一是以租界制度和治外法权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侨民管理制度;二是以协定关税、协定内地通过税、内河航行通商制度、自由设厂制度、路矿借款等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经济特权制度;三是以海关行政外籍税务司制度和海关兼常关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行政特权制度;四是以自由传教和控制中国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文化特权制度;五是以对中国实行军事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驻军制度;六是以在中国某一区域取得独占权益和领土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制度。
(二)政治影响。学者徐绪典从法权、财权、政治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政治方面的破坏作用:第一,对中国法权的破坏;第二,掌握了中国的财权;第三,间接控制中国的政治。学者李育民认为,“条约制度”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保持旧制度的前提下促使它趋于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又刺激它产生近代性质的变化。由此可见,中国由一个封闭的封建国家进入国际社会时,它的近代化与半殖民地化是相伴而行的,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混合结构中,近代性质的方面处于一种被支配而受限制的地位,以致它的进步性往往是很艰难地显示出来。
2.十字军东征意义
(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
(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
(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 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
(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三、论述
1.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历史进步的开拓者,是一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家,他的激情鼓荡了中国近代的历史风云。他有他的个性,尽管有某些历史局限性,但掩盖不了他伟大人格的光辉。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包括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他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的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爱国若命,忧国若身,为国家民族的民主、独立、统一、富强鞠躬尽瘁,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中国的统一和民主共和而奋斗。在辛亥革命前,由于清王朝的全面溃败,国家已面临着分崩离析的隐忧。辛亥革命期间,一度出现了南北两大政治力量的对峙与较量,这时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则有可能使中国走向南北分治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内战,为了迅速实现南北议和的良好意愿,进而不使国家走向分裂,孙中山先生毅然选择了主动退让和妥协的立场。在袁世凯完成使清帝退位,赞成共和民主的条件兑现之后,便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也一再强调,中国的统一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的。他坚决反对分裂行为,指出“提倡分裂的人一定是野心家,想把各省的地方自己去割据”。此外,孙中山先生还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实现民主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百折不挠的坚强革命家。自清光绪二十一年首倡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就遭到清政府的悬赏通缉,在英国伦敦“被难”,曾经被一些国家政府驱逐。然而,长期的流亡生活和革命的艰险,从未动摇孙中山的意志,他屡败屡战,及时总结失败的原因,探索革命的新方略。从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二年,他共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都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吸取教训,直到取得辛亥革命的胜利。最终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合作。他勇于接受新事物,探索顺应时势的救国救民真理,并付诸于实践,充分展现了他不断自我超越的品质和能力。民国13 年,孙中山因长期艰苦斗争而积劳成疾,仍毅然扶病入京商讨国事,反击段祺瑞的倒行逆施。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频呼“和平”“奋斗”“救中国”!鼓励同志完成未竟事业。孙中山在谈到自己的革命活动经历时说:“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瘁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这是他对自己一生最形象与最精确的概括与总结。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0 世纪,还在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就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将孙中山与孔夫子并论,可见其对孙中山历史遗产的重视程度。
2.隋唐科举制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2)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二)唐朝的科举制。(1)唐朝科举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2)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3.第三世界崛起的影响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第三世界首先是一个今日世界性阶级分析得出的概念。也就是说,毛泽东是把今日全世界作为一个经济政治体系来分析的,而不是把今日世界的各个部分作为相互分离的经济政治体系来分析的。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世界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发展中国家的外部不均衡、外贸的不均衡结构、缺乏外汇、起伏波动的出口收入、债务问题、经济依赖性。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历史意义:
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第二、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第四、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