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在准备研究生复试的简历时,只是简单的从网上下载一个简历模板,填好后就算完事。这样做固然省事,但效果不见得好。简历就如同人的衣裳,去不同的场合应该穿不同的衣服,这就叫得体。假如你去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穿得西装革履的,就不合适,而如果去参加一个很正式的晚宴,你却穿着短裤、拖鞋,那样也是不行的。所以,一份适合自己的简历对研究生复试是很重要的,能让面试老师对你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那什么是合适的简历呢?
1、简历要有明确的定位和方向
研究生面试简历主要是为了展示自己在学习、科研方面的经历及能力。整个简历要结合所报考的专业把自己的才能全方位的展现出来,以引起面试老师的关注和欣赏。简历条目上可分为:「基本资料」、「教育经历」、「研究经历」、「荣誉奖项」、「技能和证书」等几个模块。「基本资料」模块要写清自己的个人基本情况、报考专业,考研分数等。「研究经历」中要把自己参加过的专业实践、科研经历,获得的科研成果等写进去。「荣誉奖项」要把自己获得奖学金情况、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等与专业相关的奖项写上,而其他与专业无关的奖项,比如机械专业学生获得了学校歌王大赛一等奖,就不要去写了。
2、简历要紧密结合报考的专业
有的同学不管报考专业的区别和学校的性质,一股脑把大学四年全部的经历全部写上,以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大学四年没有浪费时间,经历丰富、能力优秀,其实不是这样。在本科阶段吃香的「涉猎广,活动多」对于研究生招生来说可能并不能给你加潜力分。如果你是一位理工科的教授,看到学生大书特书自己参加创业活动和社团组织的经历,是否会完全无感,甚至可能觉得学生心浮气躁,没有专注科研的潜力,这样肯定是不利于复试成功的。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自己最具有含金量的一面有技巧地展示出来,擅长什么写什么,什么和报考专业有关写什么。比如报考传播就写采访和社会活动。报考金融就写大学生创业大赛,即使是打酱油的经历也可以润色一下写上。报考机械就写参加机械相关大赛、专业综合实践等内容。与考研复试有关的问题要多写、精写,与复试无关的内容要略写,不写。举一个不好的例子:比如报考汉语言文学类研究生,在简历里却避而不谈自己的文笔和文字成果,转而花很多篇幅描写无关的社团组织经历、计算机证书等等。这就很容易让导师认为你不了解硕士专业研究方向、没有规划。这当然很不利于复试的成功。而好的例子应该这样:报考传播学,就可以写组织的采访、在学校中策划的调查、曾经发表的文章等。这些都是你在这个专业领域的优势。报考机械类专业,可以写参加机械创新大赛的作品、三维设计的作品,参加创新机构设计项目等。这样,在复试中导师注意到这部分描述并向你提问时,你就会流利回答,展现出既有能力也有自信的一面,自然会在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你的优势突出得越多,越能让导师认为你在专业领域有规划有建树,从而会更多提问这方面的问题,你经过准备就能回答得更出色,形成良性循环。要知道,机会总是更青睐有准备的人。如果简历没有重点,那么面试中专业问题占比就会更多,对于专业能力不是那么扎实的同学是很吃亏的。
3.适当包装、扬长避短
有的同学可能在大学四年没参加过什么专业相关活动,感觉没什么可写的。这时就需要进行素材挖掘,适当包装了,这里的包装不是无中生有,瞎吹。比如没有亮眼的科研经历和项目。你可以写出自己在本专业领域研读过的书籍和某些专业能力的提升情况,例如,对于报考机械专业,可以写写自己学过的一些专业设计软件,或者一些专业分析软件,这说明你是有志于在本专业钻研的。又比如跨专业报考计算机类的研究生,就要写你的专业与计算机的相关性,你从各种渠道了解的关于计算机的内容,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原因等等。也可以多花力气把自己「学习能力强」的一面展现出来,比如自学了哪些编程语言、哪些编程工具、完成了哪些小的项目。要让导师知道你虽然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如本专业学生,但在学习潜力上是有可取之处的。最后还可以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的一些创新设计内容写一些。比如在PLC课程设计中做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就可以写成利用PLC设计了一套电梯控制系统,并进行了验证试验,这也能体现出你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