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考研专硕好还是学硕好)

2022-03-31 16:35:44 来源:

我是二战考生,但是是第一次考法硕,今年得分情况是:政治73,英语69,综合科109,基础课103,总分354,报考华东政法大学法本法硕,现已拟录取。这样的成绩在论坛或许并不突出,但结果已经让我深感满足,且真实求证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因此谨将此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写成此文,给大家一些参考,尽可能在复习中少走弯路,根据每人自身不同的情况,制定个人的专属方案。

一、我的自身情况

一方面,就知识基础而言,我虽然本科成绩尚可,但是往往流于应付考试,对于很多知识点并没有扎实的学习,因此法学知识基础只能说是一般。公共课方面,由于高中是理科生,对于政治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大学期间的公共课;英语刚刚过了六级,可以说是不弱也不强。

另一方面,就法考情况而言,我是在大三下大四上的时候备考并通过的法考。法考的范围大,且部分考察内容深度不浅,因此我花了两个半月左右准备八月底客观题,客观题九月中上旬出分后,一直准备到主观题十月中旬考试前,最后通过了法考。一战时,我原本计划复习法考前主要复习考研,法考复习期间每天以较少的时间温习和继续学习考研的内容,然后考完法考之后继续冲刺,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问题频出:(1)人的体力和脑力是有限的,在酷暑中先学习完大半天的法考内容后,再准备考研内容,效率明显下降;(2)周围的同学往往此时全力冲刺法考,同时备考考研的同学在进度上往往落后,会动摇复习的信心;(3)在主观题考结束后,我发现此前准备的考研内容有明显的遗忘,重新捡起来需要时间。

之所以在这个本来应当短小的篇幅内放上这些内容,其原因在于:我认为,对于应届备考法本法硕的同学,知识基础和法考备考这两个问题一定要细致的考虑。处理这几者的关系是否妥当,往往直接关系备考的成败!以我身边的情况为例,一战两考的同学往往成绩并不理想。至于侧重于哪一考,实际上各有利弊。如果计划两考第一年同时通过的同学,请务必结合自身专业基础、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以及物质条件等因素,进行慎重的选择!

二、总体规划及准备

1.备考时长
由于我一战时报考的学硕,且考试科目与法硕科目、考察内容都相差很大,我的二战实际上相当于重新开始准备了。总的来说,在三月和四月,我进行了详细的搜集资料和择校的工作;五月份开始复习,一直到十二月初试结束,一共将近八个月的时间。期间,还经历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以及返校事宜,集中没有中断的时间是从七月份离校回家之后。在十月之前的有效复习时间大概是每天7-8个小时起,再往后逐渐延长10个小时以上,一直到考试前两天。

2.选择学校
就我自身的选择而言,我第一年报考的学硕,第二年才转报华政的专硕。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专硕的复习资料明显比学硕更丰富,更容易检索。
(2)专硕可以在九月份结合自己的复习情况再做择校的最终决定,三月份时只需要确定范围即可(但务必提前找好,切勿临时抱佛脚)。这个范围应当有两到四所学校、且各自囊括了不同分数段。我当时通过法硕联盟论坛提供的择校资料,最终确定了包邮区的三所学校作为备选。
(3)专硕的试卷中有一部分是选择题及案例分析题,而此前法考的准备,可以为民法的选择题、民法刑法的案例分析、法理宪法的选择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个人认为,择校极为重要,关系到能否考研成功以及成功后路怎么走的问题。在当前考研形势下,理性客观选择报考学校,从而使风险与收益可以控制在理想的区间内,往往是考研成功的第一要义。具体择校的考虑因素包括:
(1)区位条件:目标院校的区位往往与未来的就业地区、实习资源相关联。
(2)考试难度:考研包括初试和复试。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指标不是每年的分数线,而是每年实际录取者的最低分数。第二重要的指标是复录比。考研的最优解永远是被一志愿录取,相对于初试,复试的不可控因素显著增加,复录比高的学校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3)学校专业认可度。法硕培养高度指向实务工作,因此不因只考虑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学科排名,对于综合实力强、法学排名相对较弱的学校,其毕业生在当地的法律行业往往也有相当的认可度,因此可以考虑。
此外,还需要关注培养时长、培养费用等因素。做这一阶段的工作大家可以在论坛上面多了解一些信息,我去年所参加的法硕联盟带背团还提供了择校讲座,对于我的择校有很大的启发。

3.准备备考资料
上文说到,选择法硕的原因之一,在于其资料更好获取、质量更好。学硕的资料由于各个学校考察内容不同,除了少数名校外,针对各自学校的培训机构之间缺少竞争,也就很难带来资料本身的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是否需要报班复习,是另一个令大家十分纠结的问题。面授班的优点在于氛围。一般来说,面授班有固定的学习基地,大家起居、学习都在一起,有较浓的学习氛围,对于自制力不强的非常合适。而且面授班有安排好的课程和计划,对于欠缺计划性的同学也很有帮助;而网络班的优点在于比较灵活,可以全天候随时随地上课、倍速听课,比较个性化,且价格有优势,适用于自制力、执行力比较强的同学。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做选择。
我个人主要选择了法硕联盟的会员和带背团课程。其中,法硕联盟的会员包含了知名机构的全阶段课程资源,可以从头用到尾。法硕联盟的带背团主要是用于主观题的准备,有往届高分学长学姐的讲解,也有于越、杨烁、王振霞、李彬、陈永生、郭晓飞等名师的讲解。以上资料的具体使用,将放在下面各专业中具体阐述。
4.我的专业课各个月份大致规划
5月-7月:看前一年的基础,强化班的课程,并构建学科框架,做了一部分学科的章节分类的历年真题(选择题);
8月:看今年的基础,强化班的课程,并做完章节分类的历年真题(选择题)
9月:开始背诵主观题,选看一部分强化班课程,并做年份排序的历年真题(选择及案例题)
10月-考前:反复背诵主观题,选看一部分冲刺班课程,有一定基础后穿插做年份排序的简答、分析、论述,每隔一段时间快速回顾一遍基础班课程的内容
回顾我的时间安排,我个人认为还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我认为我主观题背诵开始的比较迟了。有的观点认为,提前开始背诵可能会导致遗忘,我个人不赞同这种看法。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那怕较早开始,之后有遗忘,那捡起遗忘的也要比第一遍学习要容易一些。我个人建议,主观题的背诵可以提前到八月份甚至七月,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开启背诵即可,如果基础不牢,那建议前期多看书,多做题,多听课。
三、各专业复习经验
(一)政治
去年报考北京地区,我的政治是70,今年73,整体表现比较平稳。政治我是7月初开始复习的,一直持续到考前。对于公共课尤其政治,大家一定要重视,谨慎对待“只要考前背一背,前面不需要花精力”的观点。我的身边就有专业课与我同一水平,但政治单科压线导致最后无缘一志愿的同学,十分可惜!对于政治的复习,我的安排如下:
1.6月-9月中上旬:学习强化阶段视频课程。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理解考点,解决选择题的内容、并为后期背诵主观题打好基础。因此每天听1-2小时的课(可以倍速)足以掌握考点。时间宽裕的同学这一阶段可以配套1000题进行强化。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而言,政治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强化阶段,在此之前还有基础阶段的课程,但如果不是基础极弱的情况下且时间宽裕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从强化课程开始,从而把更多时间放在专业课上。
2.9月中下旬-10月中旬:做分类真题,并做笔记整理。关于政治复习是否需要使用真题,有不少同学和我看法不同,最终政治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因此我仅做自我情况的介绍,还请大家自身情况具体处理。我个人在这一阶段没有选择做1000题,而是选择章节分类真题用于巩固知识,并将错题和不确定的题所蕴含的知识点,还原到了课程用书上的位置,并且对于少数易混易错的地方进行笔记整理。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再做一份年份真题加深印象。
3.10月中旬-肖四发货前:看冲刺背诵笔记、之前的错题和整理。冲刺背诵笔记实际上就是关键考点的集合。这一阶段可以少花一些时间,但不要彻底丢下,否则容易遗忘。
4.11月中下旬:做肖四、肖八并背记。肖四是考研政治复习冲刺的号角。从收到肖四的快递时起,每天的政治复习时间就要逐渐延长了。对于肖四、肖八的用法,我个人的做法是:(1)做肖四和肖八的全部选择题并背记;(2)做肖四的全部主观题并背记,此时市面上也会有许多辅助记忆肖四的资料出版,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记忆规律进行选择;(3)只看不做肖八的马原主观题,了解命题和解题思路,同时不背记。

(二)英语
第一年我的英语成绩是75,第二年则是69,鉴于两年试题难度上的差异,个人认为也属于较为平稳的表现。由于我对我个人的英语复习时间规划并不满意,因此我主要结合仔细阅读这一题型来分享一点经验。

个人认为,这40分的阅读是决定整张试卷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因此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都要花最多的时间在这一项上。做这一部分的题目,方法极为关键!个人建议,要掌握阅读题的定位方法,再有针对性的仔细阅读,而不是将文章全文通读完再做题。具体而言,需要根据题目的位置、题干的关键词、特殊关系(原因关系、对比关系等)等锁定答案所在的语句。

此外,站在整张试卷的角度,个人推荐的做题顺序是:作文——仔细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填空。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优先保证阅读和写作的时间,从而掌握好整体节奏和全卷分值最大的两个部分。

(三)专业课
从考试整体的分值来看,专业课一定是整场考试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之一!而对于法本法硕的同学而言,主观题又是专业课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哪里需要重点把握就不言而喻了!需要注意的是,与法考不同,法本法硕的主观题更加对于知识的记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综合课部分自不待言,对于专业基础课也同样适用。
对于主观题的记忆方法,我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并且根据科目的不同进行加减:先通读一遍主观题每一考点的第一句,并提炼这一核心句中的核心词;接着相互寻找前后小点的逻辑联系,并选择在整个考点最为突出的一点作为基点;最后反复记忆,练习三个“扩展”直至完全可以自行口述为止——即将核心词扩展为核心句,将核心句扩展为分论点,由“基点”分论点扩展到其他分论点。
此外,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我认为还应该再加一个“扩展”——由核心考点扩展到相对冷门的和细枝末节的考点。在复习中,我从法硕联盟的网站上下载了文运法硕的考前冲刺主观题必背(一共五门课五本)作为核心考点的记忆范围。在较好地掌握了这一范围后,我又选择了文运法硕、华成法硕的主观题梳理班/冲刺班的课程资料,将前一范围未掌握的内容进行扩展性的背诵,从而达到了一个相对理想的考点覆盖面。
1.民法
民法我使用的是杨烁老师的相关课程。个人认为,民法是专基难度更大的一门,其原因在于民法的内容最多,对于主观题的记忆难度也最大!因此,我认为对于民法要“硬背”,但不要“死记”。不要“死记”,就是要在构建框架、理解细节、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而不能光靠背课文式的记忆方法;要“硬背”,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定要花时间进行重复、背诵和输出,不能像在法考中一样只理解原理,而必须要下一定的功夫,真正做到“自问自答,对答如流”。
2.刑法
刑法我主要使用的是于越老师的相关课程。在这里非常感谢法硕联盟推荐的于越老师,如果不是考前用于越老师的主观题课程进行了查漏补缺,直接命中了“简述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这道简答题,恐怕现在也无法在这里做经验介绍了。言归正传,刑法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由于总则部分的逻辑性非常强,因此主要就是在理解逻辑的基础上背诵,无须赘述。而刑法分则部分,则要尤其注意方法。在法硕的几门课程中,个人认为只有刑法分则部分是不能直接使用考试分析的,因为考试分析的内容在这一块非常杂乱,而且范围也与实际考试有出入。

刑法分则的正确打开方法,应当从考察方式入手。刑法分则在法本法硕中往往考察一道简答题,命题方式包括:(1)简述某某罪构成要件/特征;(2)简述某某罪与某某罪的区别;(3)简述某某罪客观方面;(4)其他。

与之对应的,(1)“简述某某罪构成要件/特征”就是回答 概念+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2)“简述某某罪与某某罪的区别”就是回答这两罪的 概念+四要件中的不同;(3)“简述某某罪客观方面”,就是回答客观方面(总)+具体的法定情形;而通过复习,大家不难发现往往四要件中最长的就是客观方面,除了客观方面的剩下三个要件往往不需要硬背,在理解、比较中一般就记下来了;同时,概念=客观方面,而概念又是由罪名延伸而来。综上所述,在刑法分则中,大家主要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基于罪名扩展、复述概念的能力,二是掌握常见的客观方面具体情形。
3.法综
法综三门的学习方法总的来说相似,核心就是——背。当然,这里背也是需要方法和理解的,而不能做念经的小和尚——有口无心。分门别类而言:
(1)法理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内在逻辑性,与政治中的哲学有一定的相似,大家要注意把握内在逻辑。
(2)宪法学一方面要强调书上内容,一方面也要强调高频的宪法规范原文。翻翻历年真题,大家不难找到很多真题的答案就是某一部分的法条原文。
(3)法制史的学习要注意横向——纵向的两条线。“横向”是指专题史的角度,即不同时代的同一类制度之间的相互比较;“纵向”是指断代史的角度,即依照时代顺序而编排的制度内容。只有将这两者贯通,才能做到不混淆的精确记忆。此外,清末民国是法本法硕简答题的高频考点,我认为记忆这一部分的内容除了上述的两条线外,还可以做以下两点:一是参考口诀,不过需要注意不能只记得口诀,不记得考点,要做到将口诀还原成考点;二是关注考点背后的近代史背景,这一项工作可以和政治科目中史纲的复习相结合。
除了上述的内容,法综的复习还需要注意:
(1)不能依赖视频课,但也不要忽视视频课。法综的复习只听课是不够的,一定要花时间自己下功夫去背,如果没有自己花功夫背一遍,不管听多少遍课都是无用功,这一点是公认的。然而,有的同学认可了这一点后,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认为听课完全没有用,只需要自己捧着书背就可以。个人认为这样做并非很明智,因为在课程中老师往往会介绍哪里是当年的重点,还会穿插一些记忆方法,在看过不同阶段的视频课之后会有各个阶段的侧重,会让复习起来更有效。我个人是自己先背一遍,然后将背诵中的疑问记录下来,选择性地使用法硕联盟论坛提供的阶段课程来有针对性的复习,往往在视频课的过程中就解答了相关的疑惑。
(2)学会搭建体系,建立关联。法综的考点并非无章可循的,无论是考点之间还是考点内部,往往体现了很多逻辑上的关联,如“一般——特殊”、“某主体——通过某方式——做某事——实现某目标/结果”等等,大家要善于在考点中进行总结,从而减轻记忆负担。
(3)学习应试技巧,建立结果导向思维。背记考点不是目的,熟练应用考点回答试题才是目的。在对于考点有一定程度的记忆和把握后,建议大家去了解评卷标准和答题技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四、写在结尾;

等大家经历了半年甚至更多的辛苦,考完初试的走出考场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就此彻底放松、把初试的东西全部丢掉了,而是应该在及时的总结初试备考的薄弱环节,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有针对性准备复试,毕竟很多学校复试的形式与初试有所不同,没有针对性的准备肯定无法应对。当然,不是说一天都不能休息,而是说不要等到确定可以进入复试再准备,那样可能时间就很紧张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研究生考试的过程是辛苦的。这种辛苦既来源于体力与智力的消耗,又来源于心理上的压力。但既然选择了这条成长的路径,这些就都是必须经历的磨炼。若有志于将自己琢磨成璞玉,就欣然接受这一场挑战吧。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你用心准备过,这一过程必然会成为你成长中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