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辽宁师范大学考研)

2022-03-31 00:42:34 来源:

清华北大之外,谁是全国第三?

这个事今天不好说,但在当年的北京学院路上,却是妇孺皆知,有一家位列“学院路八大院之首”,号称“北大清华钢老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钢铁学院。

1998年冶金工业部撤销时,冶金系统部属高校一共14所,除去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综合实力强劲的东北大学(后入选985)之外,就要数著名的“四大钢铁学院”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当年的钢老三:北京钢铁学院。当然了,1998年那时,北钢院早已经改名了。

下面就按照改名的先后顺序,扒一扒四大钢铁学院——

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

最早是在1952年,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等6所国内知名学府的矿冶、材料等相关学科,集合起来组建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后在1960年,改名北京钢铁学院。

上世纪50年代正是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起步期 ,而钢铁行业又绝对是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国防工业要造枪炮、飞机、坦克,都要钢材吧;交通运输打造路网,必需路轨和机车,也要钢;各类重工业、轻工业、农牧业,都需要机械设备吧,还是得要钢……

钢铁在那个时代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国民经济的命脉,然而建国之初,我国的钢年产量只有15万吨多一点,摊到人均,7两都不到,大概就是人手一把锁头的分量!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当年那条“以钢为纲”的口号,真的一点儿也不夸张。所以国家“一五计划”里,刨除采矿、冶金机械等等关联项目,仅仅是与冶金直接相关的立项,就达到18项。

国家重视、社会急需、资源集聚投入,天时地利人和,堆出了学院路上的“钢老三”。

当然了,这个名头真不是吹的,上世纪50年代时,周总理曾三次到访北钢院,第三次时,专门请了西哈努克亲王一起去看一个小炼钢炉子——那是中国第一台工业性电渣炼钢炉,可以出产特种军工用钢,能铺装航空母舰的甲板用,直到今天,都是世界先进工艺。后来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其壳体金属材料,都是北钢院研发的。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但时光荏苒,后来钢铁行业逐渐进入平台期,在高新技术产业爆发的时代背景下,“钢铁”、“冶金”这些字眼,越来越像学校发展的“茧房”,于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钢铁学院就酝酿改名。

北钢院最早的意向,是改名“北京北洋大学”,但是遭到天津大学的激烈反对,这是自然的,虽然钢院组建时就有北洋的学脉汇入,但今天,“北洋”中英文字样,就挂在天津大学校徽上,别人家的LOGO,后来者怎么好用?

接下来,北钢院还申请过中国材料科技大学、中国冶金大学、北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名号,但因为种种原因,终于没能升成“国字头”高校,那就退而求其次,改叫北理工吧?但抬头一看,却晚了一步——中关村那边的北京工业学院,刚刚已经改名“北京理工大学”了。

最终在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正式改名北京科技大学,直到如今。

今日的北科大,科学技术史和冶金工程两个学科,是国内顶尖水平,清华北大都没得比;

材料科学与工程也是一流水平,国内排名力压当年部属院校的老大哥:东北大学,在冶金系统内名列首位。

北钢的校友里,后来出过四个委员,一位常务,在企业界,更是占据了钢铁领域的多半江山,虽然不复当年“钢老三”的江湖地位,但也足够显赫了。

武汉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

时间来到上世纪90年代,武汉方面是四大钢院里第二个改名的,而且4年之内两次改动,才最终定名。

如果论校史的话,武汉方面是冶金系统内最悠久的,可以追溯到1898年的湖北工艺学堂,中间起起伏伏,到新中国时期,成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后来又几度改名,直到1958年,正式组建成为“武汉钢铁学院”。

好巧不巧,就在武钢院成立的同一年,著名的许总出生,整整20年后,他从河南农村考入了武汉钢铁学院。上世纪80年代,身为武钢校友的许总,仅用了2年时间,就从一个大学毕业生跃升为车间主任,前途一片辉煌,多年后他只身南下深圳,中年创业,几经磨难成为地产大鳄,终于在2017年成为中国首富。

如果论校友的话,北钢院出过常务,而武钢院出过中国首富,在当年冶金部直属高校,甚至全国的各大高校中,也算是翘楚了。

时间来到1995年,冶金部下属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因为当时“东家”还在,“冶金”俩字自然是不能丢的,到1998年冶金部撤销,一年后的1999年,学校也就随之二次改名,成为“武汉科技大学”,直到如今。

武科大作为双非院校,学术水平确实不如北科大,但毕竟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影响力和人脉还是足够厚重的,曾经也是湖北省、教育部和六家国家特大型企业共建高校。

你道是哪六家?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首钢总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当然了,这五六年来,上面几家人合并重组,也是搞得不亦乐乎,这里就不细说了。其中后两家,业外人士可能不太知晓,但它们尤其在海外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所以说,如果有志想在钢铁冶金圈里发展的,将来高考填报武科大,也是一个优选项。

鞍山钢铁学院——辽宁科技大学

说起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定少不了“辽老大”的人。身为“中国鲁尔”,辽宁的煤铁工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相应的院校和科研院所也是实力强劲。

早在民国时期,辽宁就有了鞍山工科国民高等学校,后改名为鞍山工科职业学校。

到1948年,鞍山已经成为解放区,鞍山工科职业学校和几所私立学校合并,成立了鞍山新华中学,这个年份作为鞍钢院的创始年份,至今还标在辽宁科技大学的校徽上。

合校一年后,新华中学的专科部移交给鞍钢,成立工业专门学校,从此辗转到1958年,又加上几所学校办学资源的汇入,“鞍山钢铁学院”正式成立,与武钢院同年,成为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

到了1962年,同省的本溪钢铁学院,部分师资和系科并入鞍山钢铁学院,本溪钢铁学院也在后来的岁月中,一度改建成为中专学校。再后来的发展中,鞍钢院改名辽宁科技大学,本溪钢院改名辽宁科技学院,名相似、实不相同,而且,也都不在省会沈阳,列位看官切莫混淆。

就在武钢院第一次改名的7年之后,2002年,鞍钢院也摘掉了“钢铁”二字,成为“鞍山科技大学”;巧合的是,也是在武钢院第二次改名7年之后,2006年,鞍山科技大学也再次更名,成为了“辽宁科技大学”,直到如今。

另一边,当年本钢院改组的中专学校:本溪钢铁学校,已经升格成为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也在两年后的2006年,获批升格为辽宁科技学院。

包头钢铁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钢铁公司兴建于1954年,两年后的1956年2月,“重工业部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宣告成立了。1956这个年份,作为学校的创始渊源,也标在今天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校徽之上。校徽正中的篆刻字体“百炼成钢”,也体现了浓重的冶金特色。

后来几经合并改组,1958年9月,冶金工业部成立了“包头工学院”,一年后改名“包头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定名“包头钢铁学院”。

至此,北钢院、武钢院、鞍钢院、包钢院,这四大钢铁学院就齐活了。

因为时代的原因,包钢院在六十年代曾经改为中专学校,直到1978年才恢复大学建制,几年后,取得了和北京钢铁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的资格。

1998年冶金部撤销后,包头钢铁学院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2003年时,四大钢院中有三个已经改名了,包头钢院这才跟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合并,组建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从偏钢铁的工科院校,一跃而成为理、工、医俱全的综合性大学。

但因为种种原因,2004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又一分为三,以原包钢院为主体,建设内蒙古科技大学。而师范学院和医学院部分,则恢复了独立法人资格,实际上各自独立办学了。

时至今日,内蒙古科技大学仍以钢铁学院时期的传统优势学科:冶金、矿业、材料等为特色,尤其是稀土冶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另外,内科大身在包头,而不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列位看官切莫混淆。

四大钢铁学院中,211的北京科技大学为部属高校,其他三所划归属地管理。此外,还有985的东北大学,原为冶金部高校,现为部属高校。

除东北大学和四大钢铁学院,曾经的冶金部直属高校,还有中南矿冶学院(后改名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合并入中南大学,后入选985。

其他例如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江西冶金学院(今江西理工大学)、马鞍山钢铁学院(今安徽工业大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今青岛理工大学)、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今辽宁科技学院)、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今长春工业大学)、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汇入沈阳大学)、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汇入重庆科技学院)、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汇入黑龙江工程学院)等等,后来全部划归属地管理。

从建国初年,人均7两钢,到今天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单列河北世界第二,单列唐山世界第三,钢铁学院和钢铁人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虽然钢铁类专业,现在已经不再热门,但那段“北大清华钢老三”的燃情岁月,还是让我们深感激动并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