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坤
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应对激烈的信贷市场竞争”“如何缓解低利率带来的利润损失”“银行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等话题受到行业热切关注。
在此背景下,大行和小行的资产配置已经悄然生变——出现较为明显的“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现象。这是因为,受大行低价投放影响,不少小行选择通过配置债券弥补营收。这也反映出在当前激烈的信贷竞争下,银行在主动转变经营策略,以维持自身稳健发展。
“大行放贷、小行买债”
2023年以来,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资产配置策略和重点呈现明显差异。
近日,开源证券发布报告称,大型银行贷款增速较高,2023年以来大型银行在监管指导下抢抓信贷投放,但实体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信贷供给远超需求,出现“超低价贷款”现象。
“今年以来,大型银行持续下沉并加大普惠小微金融投放力度,尤其大行在贷款方面针对小微企业抵质押贷款以低利率强势获客,给中小银行的业务发展上带来了一定冲击。”华东一家农商行高管说。
信贷市场激烈竞争,倒逼部分中小银行推出贷款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服务创造价值”,而不只是靠“产品卖优惠价”获取客户。
“虽然在贷款利率上竞争不过大行,但我们整个团队1个小时就可以赶到企业现场服务。”浙江一家城商行资深信贷人士向记者表示,贷款利率价格并不是决定企业选择贷款的唯一因素,该行由于在当地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可以提供灵活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获得了细分市场客户的长期青睐。
也有部分中小银行另寻他路。上半年债券走出牛市行情,记者获悉,不少城农商行增配了债券。“中小银行新增信贷性价比低,同时存款规模依然维持较快增长,可配资金较多,面对较高的资金成本和业绩目标压力,中小行倾向于加大配债力度赚票息,或做委外投资。”开源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数据上也有明显体现。华创固收团队报告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上市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存量规模为75.2万亿元,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金融资产投资余额均值同比分别增长13%、13%、15%、18%,城农商行相比国有行和股份行增速更高。
求变经营策略 弥补利润缺口
“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背后,其实是银行维持稳健发展、积极求变经营策略的体现。
有银行业人士认为,商业银行靠信贷“价格战”争揽客户不可取,应重点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多管齐下提升收入水平,努力弥补利润缺口,平衡好规模、结构、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服务实体经济从量的增长转变为量质并举。
记者多方采访获悉,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竞争,银行已在重新思考经营策略,大致有以下三种思路:
一是提质量,提高资产质量、增加资产收益、降低风险成本。“我们加大对支行和客户经理贷款利率考核的力度,严禁为抢客户采取‘超低价利率’策略。同时根据市场和业务情况,对贷款利率优惠审批进行从严把控。”华东一家农商行高管说。
二是降成本,加大对低成本资金的争揽力度。“我们对存款结构也做了调整,应势下调存款利率,压降高付息负债;同时增加低付息存款,比如加大对代发工资业务的开拓、加强财资平台的建设,通过场景结算来提高低付息存款占比。”浙江一家城商行财务总监表示。
三是扩中收,将非利息收入作为新的收入增长点。“在传统存贷款业务息差收窄的趋势下,中收业务是银行未来拓展经济效益的主要发展方向。”上述华东一家农商行高管向记者表示,该行正努力在中间业务上“做加法”,综合拓展理财业务、本外币交易类业务、投行业务、国际业务、代销资管等业务,打造多元利润中心,增强自身在市场竞争环境变化中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