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医美医疗服务平台新氧科技发布未经审计的第一季度财务业绩。
在新氧集团创始人兼CEO金星看来,2023年伊始医美机构逐步恢复活力,自从宣布从医美电商平台向产业互联网平台转型,新氧通过持续深耕平台等实现一季度营收正增长。
不过,在看似繁荣的医美市场里,由于业务模式以及医美监管力度日益增强等多重因素,新氧背后的隐忧仍不可忽视。
业务构成反映商业模式变化
财报数据显示,新氧一季度总收入为3.1亿元,同比增长3.2%;付费用户数达14.8万人次,同比增长23.2%;净亏损为1190万元,相比于上年同期净亏损6680万元大幅收窄。
从数据来看,新氧一季度信息服务及其他营收为2.18亿元,同比增长9.2%;预约服务营收为2968万元,同比下降29.9%,这也是新氧营收来源的主要两大业务板块。前者是向医美机构收取入驻的广告费,后者是向在平台预定医美项目的消费者收取佣金。
值得留意的是,这两大收入来源在新氧呈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关系。信息服务费在2016年占比40.47%,到2021年前三季度占81.1%;预定服务费在2016年占比59.53%,随后占比逐渐降低,到2021年前三季度占18.9%。
业务构成改变背后,反映的是新氧商业模式的转变。据媒体报道指出,新氧创始之初,金星曾明确表示不会向用户收取佣金,而此后新氧开始收取预定服务费。
针对信息服务费,媒体报道也指出,金星曾直言“竞价排名是典型的逼良为娼,不会长久”,但在2019年,新氧向入驻机构推出“优享拍”竞价首页6个固定的信息流广告位。此外,新氧还推出了“优品达”和“优量通”两款付费广告业务。
与占比逐渐增多的广告费形成对比的是,不少在新氧上投放广告的医美机构频繁因虚假宣传被处罚。据媒体报道称,由于平台管理存在问题,新氧已多次被市场监管局处罚。
2021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篇》中,曝光了10件医美市场不正当竞争案件,涉及多家医美机构。有3件为虚假宣传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4件为虚假宣传医美产品功效、服务疗效。其中2件与新氧有关,一个是机构在新氧平台上用虚假案例宣传,另一个是机构在新氧平台上编造虚假评价宣传。
核心运营数据下滑
自2013年创立到上市之前,新氧曾因抓住了医美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吸引了大量用户在上面生产真实医美日记,因而也吸引到了大量的资本,随后顺利上市。
2019年5月,新氧在美股上市后一周内股价达到22.8美元最高点后,新氧股价一路下跌,2022年年末已触底至0.5美元,近期在2.25美元左右震荡。
据媒体报道,新氧在上市之后面临着股东和高管离职的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新氧的运营数据。在互联网平台最为核心的运营数据上,新氧出现了下滑。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新氧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440万人、350万人、390万人、400万人,分别同比下滑47.62%、65% 、51.25%、46%。
截至2022年年末,新氧科技平台付费医疗机构数为4274家,同比下降了19.77%,这也是其三年来首次出现付费医疗机构数同比下降的状况。
相较于2022年,新氧的运营数据又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新氧月活跃用户为340万,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440万;在新氧平台上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为1419家,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1891家。
监管从严该如何应对?
德勤《中国医美行业2022年度洞悉报告》显示,中国医美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015年至2020年市场规模由637亿元增长至1549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将随着疫情缓解逐步释放,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超10%的增速。
面对巨大的蓝海市场,国家为规范行业秩序、引导理性消费,针对医美行业出台监管政策组合拳。5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对医美“导购”活动的监管。
文件对医美的关联领域与行业给出监管指导。《意见》要求相关部门依据职责加大对从事医疗美容诊疗咨询、就医引导活动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规范相关主体网上信息内容发布行为,严禁为未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的美容机构提供诊疗咨询、就医引导服务等。
作为医美服务终端平台,以新氧为代表企业通过自身媒体矩阵生产、发布医美相关内容,为医美服务供应商导流,背后存在着隐患,即“黑医美”机构及其带来的医疗纠纷。据天眼查数据,新氧科技作为被起诉的开庭公告有上百个,案由主要涉及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名誉权纠纷等等。
过去几年,新氧积极推进平台治理及行业自律,推出了全面系统的平台信息治理体系,针对平台信息增量实行拦截,针对平台存量信息、除了日常巡查以外,还不定期开展阶段性的特色巡查等。
不过截至如今,在黑猫投诉上还有关于新氧的不少投诉。问题包括宣传误导消费、医生医术不精、机构跑路等。
今年,金星公开发布公司新的发展战略:从医美电商平台向产业互联网平台转型,并正式推出新氧优享、新氧快享、新氧专享三大创新业务,全方位赋能医美机构、医美厂商和医美医生。
不过业界有观点指出,医美行业中上游市场往往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新氧立志打通上游,却未在技术研发上加码,2022年的研发费用为2.35亿元,较2021年的2.86亿元同比下降18%。
今年一季度,新氧研发费用为558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890万元人民币减少29.3%。新氧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薪金费用减少。
据标普全球旗下数据库S&P Capital IQ,华尔街对新氧未来12个月的估值倍数预期下调,从2019年7月的8.8倍下调到了2023年5月1日的1.2倍。对新氧2023-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期为22%,其在2018年至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7%。原因是部分二线城市在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方面的表现低于预期,以及中国出境游人数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