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毛艺融
沪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再迎重要一刻。经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4月24日正式上线实施,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共同交易日,增加投资者可交易天数,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两地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保障投资者交易的连续性、便利性,增加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吸引力与流动性。
提升跨境投资效率
沪深港通机制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参与内地、香港资本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Wind数据显示,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截至4月21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达19126.07亿元人民币,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达26734.67亿元港币;截至4月21日,沪深股通持有A股市值2.47万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持有港股市值2.46万亿元港币。
此前,受两地节假日和结算安排差异影响,存在对方市场开市但本地投资者无法参与交易的情形。据测算,此次交易日历优化实施后,放开了两地市场全部共同交易日的沪深港通交易,可将每年无法交易天数减少约一半。
4月21日,沪深交易所及中国结算发布公告称,沪港通交易日历优化正式上线实施,将有力提升互联互通跨境投资效率。上线实施后,2023年将分别在五一、端午和中秋国庆假期前各新增两个交易日,其中4月27日、4月28日为实施后首次新增港股通交易日,5月25日为沪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
沪深港通交易日增加,预计会增加沪深港通的交易量、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以目前的南向资金、北向资金日均300亿元至400亿元交易额水平来看,预计全年可以增加8000亿元至9000亿元交易额。交易日历优化后,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对冲内外盘市场风险,提升交易效率。”中原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周建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更多产品将摆上“货架”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进一步优化了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事实上,今年以来,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方面已有多项进展,包括ETF互联互通扩容、沪深港通标的双向扩容。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更好地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权益资产配置的需求,互联互通机制仍在进一步扩容、优化,互联互通“货架”产品将更加丰富。据港交所安排,“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互换通”北向交易、在香港发行国债期货等重要举措正在推进中,有望持续加深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两地资本市场竞争力。
在陈雳看来,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将进一步深化内地、香港资本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对两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展望未来,对于进一步优化完善互联互通机制、助力实现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陈雳建议,一是互联互通引进外资的同时,要强化资金监管;二是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尽快纳入更多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以增加两地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周建华表示,由于新增交易日不多,在交易结算方面可以全面趋同,譬如股票T+0交易、资金交付时间等,实现两地市场更好对接,提升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促进沪深港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形成更强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