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全志科技、乐鑫科技已正式发布2022年财报,从数据上看,其经营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全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5.14亿元,同比下滑26.69%;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滑57.31%;乐鑫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71亿元,同比下滑8.31%;归母净利润9732.31万元,同比下滑50.95%,除这两家外,另有多家企业预告净利润下滑。
高企的研发成本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目前不少芯片设计企业将SOC作为发力点,所谓SOC即片上系统,在一块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功能单元,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例如乐鑫科技在年报中表示,公司业务范围已经从此前的Wi-Fi MCU领域,向SOC领域拓展。
而全志科技则写道,其主营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 SOC、高性能模拟器件、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SOC智能应用处理器目前为其主要产品。
产业观察家许意强谈到,简单来说,SOC领域就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功能,而企业作为研发方,则可以通过其多功能化芯片设计,切入更多赛道,是其生产的芯片可以运用到更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上。
实际上,无论是全志科技还是乐鑫科技,其芯片应用领域颇为广泛,例如全志科技产品的应用范围包括智能清洁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视觉等AIOT产品,此外还介入智能汽车电子、智能工业领域;而乐鑫科技的产品则能应用于光伏设备、智能烤箱、工业机械臂、点读笔、医疗检测仪等多方面。
业内观点指出,芯片企业拓展应用范围,发力SOC,符合近年来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拓展的潮流,从技术角度来看,应用于智能家居上的SOC芯片,其制程要求不如手机芯片那样高,30纳米以下的芯片也被广泛采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拓展应用领域的同时,其研发成本也水涨船高。
从年报数据看,乐鑫科技研发费用连年上涨,2022年同比增长24.08%,达到3.37亿元,全志科技的研发费用也上涨8.77%,达到4.19亿元。
变动的格局与需求
业内观点认为,从目前市场环境看,成熟SOC芯片技术门槛有限,议价能力不高,而新型尖端产品有待验证,这时候能否进入品牌供应链,形成一定规模的出货,则成为发展的关键。
例如全志科技在年报中就写道,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具有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若公司新产品未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偏好转换,下游市场需求尚未释放,新产品未能大量出货,将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滑。
而乐鑫科技方面则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研发会有规模效应,当我们研发投入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研发效率会有进一步提升。当营收增速高于研发增速时,即会转化为净利润”,当被问及产品进入哪些品牌供应链时,乐鑫科技仅表示,“公司的客户群体中已经包括多个不同行业的知名品牌,我们产品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不限于特定行业。”
实际上,在消费电子下滑的大背景下,不仅国内企业难以稳定大规模出货,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国际大厂也纷纷遭遇砍单。
早在去年三季度,Digitimes Asia便报告称,台积电主要客户削减2022年剩余时间的芯片订单,同时,继驱动IC、电源管理IC与CIS影像感测器后,MCU近期也出现砍单降价压力,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仪等MCU厂商被传出报价严重下滑。
至于国内SOC芯片未来走势如何,企业如何破局?许意强指出,目前这种情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即企业继续在研发上加码,同时积极寻求大客户支持,为自家芯片找买家。
专家称,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国内一众芯片设计企业仍处于群雄竞逐的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对于企业而言则是超越同侪的窗口期。另一方面,国内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智能座舱等下游应用领域仍处于发展变动之中,对上游芯片的需求也未尘埃落定。对企业而言,应该用成熟产品支撑营收,用尖端新品探路,管理好产品条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