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程杰: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是永恒赛道

2023-02-28 17:33:43 来源:

2月25日,由《财经》杂志、《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经济重构中的财富管理态势”在北京举行。中信证券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程杰在论坛上表示,中国证监会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政策改革和引导,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1

基于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的政策背景,程杰列举了三方面的数据,展现注册制稳步推向全市场,激发了市场活力,并引领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向好发展。

第一,2022年,整个市场全球股权融资额大概是5700亿美金,中国A股市场占2100亿美金,排名第一;美国是1200亿美金,排名第二;排名第三是中国香港约250亿美金。虽然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中国在市场上还是一枝独秀。

第二,资本市场融资的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以前地产、金融、包括基础设施融资动辄上千亿,但是去年融资额细分行业里排名第一的是装备制造,约人民币4400亿融资额;排名第二新能源化工达到人民币4000亿;排名第三TMT行业,约人民币2700亿;排名第四的是生物医药产业,约人民币1300亿。过去的融资额大户,比如金融、基础设施、房地产等在去年排名则靠后。

第三,去年在中国IPO市场融资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其中有7家来自科创板,2家主板,1家创业板。在7家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中,最大融资额的前三家,联影医疗、海光信息、晶科能源的融资额达上百亿,中信证券也有幸担任了这三家的牵头保荐或独家保荐券商。

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到,整个资本市场的融资趋势和融资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实体经济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也真正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程杰:我是做资本市场的,谈一谈一些好的方面。怎么讲,因为大家最近都看到了今年2月1号开始颁布注册制,其实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两个板块从2019年已经开始实施,到现在什么效果,我也抛一组数据看一看。2022年整个市场全球股权融资额大概是5700亿美金,中国A股市场占2100亿美金,排名第一;美国是1200亿美金,排名第二;排名第三是中国香港约250亿美金。去年来看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受到俄乌战争、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在市场上还是一枝独秀,注册制只是在这两个板块开始实施就产生这么大的效应,这是一个数据。

第二个数据,从我们做资本市场的来看,资本市场融资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地产、金融、包括基础设施融资动辄上千亿,但是去年融资额细分行业里面排名第一的是装备制造板块,约4400亿融资额,排名第二的是能源化工达到4000亿,排名第三TMT行业将约2700亿,排名第四生物医药产业约1300亿。原来我们融资额大户,金融、基础设施、房地产,包括一些大型的消费行业,去年都排在后面了,这是第二个数据。

第三个数据,去年在中国IPO市场融资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其中有7家是科创板,2家主板,1家创业板,而且7家科创板里面融资额最大的三家融资额都上百亿,像联影医疗、海光信息、晶科能源,中信证券也有幸担任了这三家的牵头保荐或独家保荐券商。

从这三组数据里面能够看到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趋势和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中国实体经济有比较大促进作用的。

第二,这次注册制出来以后大家也看到了关于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的,无论你采取了红筹模式,还是采取H股方式都要到中国证监会备案。

反过来看,在两年多前中国证监会出了规定市值200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红筹企业,以及市值200亿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红筹企业也都能来A股上市。未上市红筹企业才能到中国A股来上市,未上市的红筹企业,只要符合一定条件,达到50亿,或者100亿也能到A股上市。这往往集中了一大批的高科技企业,对于这样的企业,国家也是希望通过多种融资平台和融资渠道打通它的资金链,真正做到为实体服务,这点中国证监会也好,中国资本市场做得也是非常好的。

去年大家看到中国的企业到瑞士、英国发所谓的GDR,这也是支持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举措,去年一共发了10家,我们中信证券也做了其中8家,基本上到瑞士上市,引入一些国外投资者,使他们对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熟悉和了解,以后慢慢成为中国长线投资者,这样对中国未来实体经济发展、企业国际化也会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方面面的一些改革,有些人不在资本市场上还不了解,中国证监会还做了很多。第一,注册制改革以后上市周期的时间大大缩短,以前我们做一个项目2-3年,甚至3-4年比比皆是。之前监管部门到证券公司做调研,问企业上市最大的负担成本是什么,我当时回答最大的成本可能就是上市时间的不可控性,太长了,3-4年,甚至有个别企业的时间更长。一次一次补年报、信息披露和核查,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从注册制改革以后,无论创业板还是科创板,整体平均的审核周期在8-10个月之间,一年之内就能达到上市的目的了,就能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制定,是有很大帮助的。譬如说企业上完市以后做一次大的并购和投资,但如果在上市过程当中这些大的举措可能是没法操作的,这一点是贡献非常大。

第二,包括在主板上市,无形资产占比,这个比例取消掉了,之前科创企业由于研发投入比例高,拥有大量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较难满足这一要求。。

再比如,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原来为负数是根本上不了市的。大家也知道2018年香港联交所推了18A,关于生物制药企业没有收入或者没有利润都可以在香港上市,紧接着中国证监会在2019年随着科创板注册制推出以后,如果没有收入和利润的,但是总市值上市以后能达到40个亿,也能按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这种企业往往前期会带来很多未分配利润是亏损的,都是前期大量研发投入所致,特别生物制药企业,投一个创新药十年10亿美金,能不能干出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证监会通过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政策改革和引导,确实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2022年整个中国资本市场IPO首次发行,融资规模约5800亿这么一个量,整个发行家数428家,这是创历史新高的,当然也能说明创业板和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我们以往IPO筹资额每年在4000亿上下左右,去年达到5800亿,这里面有70%-80%都是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以下是我个人解读,包括这一次网传的所谓的消费行业的“红黄绿灯”,大家都知道科创板是硬科技,创业板是三创四新,在监管有限资源里面怎么能够更好向高科技企业倾斜,从我看来,这几年至少在资本市场方面中国证监会确实也做了不少工作。谢谢。

主持人(苏琦):下一个话题超额储蓄,本来转化的肯定银行贷了一部分,还有很多买了基金,找你们投,好像去年赚钱不多,能不能今年有一个正向滚动,因为注册制、因为各方面选秀的成绩业绩会好很多,基金业绩会上来,您预估呢?

程杰: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是做一级市场的,但是也参与了公司的研究,包括一些同事们之间一些交流,总体来看看好今年明年两年中国市场,毕竟三年疫情防控某些方面分散不少精力,大家最近关注到出差、坐飞机、高铁基本上人满为患,我上周去了广州苏州,有时候宾馆都订不到,还是挺繁荣的。

第一,二十大已经召开,领导干部也就位了,接下来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是一个。

第二,国际游资还是逐利的,去年确实有些外资撤出了中国,包括香港市场,去年在香港市场上一共流出4600亿,今年1月份又回流了300亿,资本是逐利的,它环顾全球一看觉得亚太地区、中国大陆市场,香港市场还是值得投资的,包括像去年发的GDR也好,去年年底和今年1月份香港整个市场反弹也好,1月份外资回流也好,种种迹象表明,当然今年1月份香港市场做了很多再融资配售,原来一些不看股票的基金,或者一些美资基金现在也都纷纷来跟我们交流,从整个迹象来看,市场未来还是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从一个趋势来看,今年和明年这两年应该来说相对比较确定的。当然基金管理能力有高有低,基金经理也有能力强和能力弱的,或者有些基金作为长线价值投资的理念还没有树立起来,同时随着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操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去年疫情也出现了一些黑天鹅事件,总体来看,我本人认为,未来在股权投资融资市场上还是会有一波比较好的长期发展的行情,至少两年之内。

主持人(苏琦):追加一个问题,难为您一下,您刚才提到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它在整个跟存量比起来多少万亿,这个几千亿还是偏少,接下来肯定还是靠一些新的东西去带,您预测围绕先进生产力布局之外,还有哪些可能的赛道?预测一下。

程杰:赛道还是我刚才说的包括像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这三个赛道是永恒的,去年市场不好的情况下,香港市场上新能源、TMT行业还是不错的,去年生物医药、特别是是18A的改善,因为之前二级市场火爆导致一级市场估值偏高,反过来二级市场有一波比较大的下跌,很多事情有一个慢慢阶段性的过程,这三个赛道我相信肯定会越来越好。

譬如像生物制药行业,大家看一看生物制药这个行业,创新药国有企业多不多。我们发现国有企业都是集中在大的流通领域或者传统的制药领域,比如国药、华润、上药或者云南白药、同仁堂,但是在创新药领域里面,很少见到国有企业。国内存量来看确实老的一些大型巨无霸国有企业占了一定体量,但是我相信随着估值提升、价值提升,慢慢会改变这个现存的结构,现在很多银行都知道它的估值已经低于它的净资产了,我相信未来肯定是有这么一个趋势,就如美国资本市场,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前10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一定会出现大比例的高科技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