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由《财经》杂志、《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经济重构中的财富管理态势”上,基煜基金董事长王翔表示,未来机构投资者的核心是数字化和数据化。
在王翔看来,数字化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得面对怎么样做好的问题,它的核心是怎么样遇到的海量产品与海量数据,在海量的场景里,把这一组合建好、运作好。
王翔表示,我们通过对机构投资者调研发现,资产配置方面大部分机构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其中也有一部分机构是通过管理层实现的;有一部分通过宏观政策的团队实现的;还有一部分是专门的投资经理负责,这个流程并不标准化,这是行业现状。而行业在这些点可以提高,把从散点变成统一,形成一套模块化的东西,使每个投资经理对资产配置理解的偏离度不要太大,用一种方式控制好,除了有投资经理个人的看法,还有整个机构投资者组织的看法。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王翔:谢谢主持人。我是圆桌上唯一一个服务机构的,其实在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服务了个人用户后,其本身也是需要被服务的。
为什么要做机构的这部分业务?
社会进步很快。中国人现在吃饭被外包了,旅游被外包了,很多很多工作都被外包了,其实,老百姓最需要被外包的是理财。因为理财是专业度最高的服务。从这个点上看,一种路径是提供很多工具,让个人客户自己把财富管理做好,另一条路径是有一个比较好的信托环境,让个人投资者把钱交给真正专业的人,基煜基金后来发现把专业的服务机构,服务好,也是有社会价值的。
从“十四五规划”来看,第一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可以做很多服务创新,机构投资者可以真正帮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因为它的投资是有纪律性的,它有更多更专业的选择,它可以把资金更好的配置在比较好的企业和投资品种上,所以把机构投资者服务好是意义非常重大的,包括资本市场长期稳定,怎么样高质量发展,机构投资者就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压舱石”,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波动,不会有短期因素的干扰。
未来机构投资者的核心是数字化和数据化,中国很多机构投资者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因为机构投资和个人投资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也是个人投资者,买什么东西就是在线上看,一拍脑袋直接买。作为机构,流程非常非常复杂,涉及到交易、运营、投资、研究、风控、投后等,每一个象限里又有很多细化的工作,比如能不能开户,能不能批量开户,开了户以后能不能选出一个产品,因为有的投资经理管几十个产品,如何能几十个产品投一个标的资产,或者一个产品如何投几十个或者同时赎回,甚至很多产品有投资限制,怎么成批量地把它识别出来。所以,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方面会非常复杂,因为管好投一个品种的一个产品和管好投资于不同品种的多个产品需要的技术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非常复杂。
数字化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得去面对怎么样做好的问题,它的核心是怎么样在遇到的海量产品与海量数据,在海量的场景里把这个组合建好、运作好。
二十多年前,我加入公募基金行业,当时整个行业的规模大概2000多亿,现在仅公募基金一个行业就26万亿,这二十年规模涨了一百多倍。而真实情况下的机构投资者,要投的方向不只是公募基金,可能投债券,甚至投非标产品,投信托、投保险资管等,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
给大家举一个场景的例子,机构投资者如果买一只基金是需要纪律的,不是拍脑袋的,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必须要写入基金池的入池报告,为中国1/3的基金写入池报告,一篇报告写3到5个小时,用人工的方法,一个人大概用八年时间,现在基煜用自动化报表的方式几十秒钟就生成一篇报告,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我们基煜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年,一半以上的人是研发人员。我们希望帮助机构投资者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高它的管理效率,二是增加它的管理带宽,使一个投资团队能管更多的产品和资金,这样才能把机构投资者服务好。
袁雪:就是数据一方面要安全,更重要的接下来是要让它流动起来,能产生价值,这方面不知道王总有没有可以分享的?
王翔:我可以举资产配置的例子。现在很多银行在打造非常全的产品线,他们希望帮助客户解决每个生命阶段或者同样一个阶段不同风险和收益匹配度的系列,希望把单点的依赖关系建立成全面相互依赖关系的建立,这就是他们为什么需要研发这么多的产品。而他们有这么多产品,每个产品也需要做产品的资产配置,怎么样可以把这么多产品的资产配置都用类似工业化的方式做出来。
我们基煜通过对机构投资者调研发现,资产配置方面大部分机构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其中也有一部分是通过投决会、管理层实现的,有一部分通过宏观政策的团队实现的,还有一部分是专门的投资经理负责,这个流程并不标准化,这是行业的现状。而行业在这些点可以提高,把从散点变成统一,如果每个投资经理有自己对资产配置的判断,事实上整个机构投资者组织的体系是出不来的。如何形成一套模块化的东西,使每个投资经理对资产配置理解的偏离度不要太大,用一种方式控制好,除了有投资经理个人的看法,还有整个机构投资者组织的看法,是需要通过建模实现的。
我们尝试着把资产配置从随意随性的方式转化为偏统一标准化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建过一套系统,帮机构投资者建,做资产配置要什么样的象限,对什么样的因素进行考核,每个因素大概是什么样的权重,这是科学的。这不是今天看了几个新闻以后,心情受了什么样的影响,配置就可以怎么改,它这个逻辑到底该怎么弄,而且把它从过去的随性的想法变成每个点上留痕的想法,需要大量的模型迅速把它计算出来。即使资产配置的模型做出来,这个模型需要不断进化,今天看这几个指标管用了,明天发现另外几个指标可能更有效,或者把逻辑和流程改一下,这个模型能不能不断地往上走。资产配置是很复杂的过程,我们曾经帮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做过这方面的模型的配置,这里的工作量其实非常大,而且不是一天之内就能完成,可以做到非常细。基煜希望能够作为机构投资者数字化转型地好伙伴,如果这个过程是一架大飞机起飞的话,我们愿意做那个“起落架”。未来我们也希望长期陪伴机构投资者成长,助力资管行业数字化转型,成就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实现更有效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