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奎
继公募、私募、券商资管之后,保险资管也加入“自购阵营”。大家资产近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于2022年12月28日首次运用自有资金投资了旗下权益类资管产品,当前已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公募等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市场化机构,公开表示自购旗下产品的保险资管公司较为少见。Choice数据显示,去年11月和12月,有超过40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产品,其间没有保险资管公司宣布自购。
虽然保险资管公司宣布自购并不常见,但自去年11月市场低位开始,保险资金就已逐步加仓权益市场。从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24.80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约3.18万亿元,占比约12.84%,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兴业证券策略研究团队认为,险资自2022年11月权益资产(股票+基金)头寸开始底部回升,在股债性价比较高、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升温的当下,保险资金近期配置权益资产的意愿有望提升。
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研究人员认为,展望后市,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中期趋势仍取决于今年国内经济的复苏和市场信心的改善。考虑到估值尚未进入需要卖出的风险区间,当前市场仍处于做多窗口期。美联储紧缩预期波动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多表现为“结构调仓”,而非“系统性降仓”。
险资逢低布局,主要看好哪些领域投资机会?大家资产研究部总经理助理、股票投资经理石泰华此前表示,2023年的投资需要针对更加细分的市场进行深入挖掘,把握时代与行业的趋势,去发掘“时代徽章型企业”。
在石泰华看来,“大安全领域”仍然用高标准筛选具备“产品力和市场力”的“小华为型”优秀科技公司,针对这些公司,将会尝试用更加多元的估值方式进行前瞻性投资。
生命资产相关负责人认为,2023年股市会有结构性、阶段性行情。很多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军工等,未来几年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部分优质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依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