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地产股开盘几乎全线上涨,多只个股,如中华企业(600675.SH)、中交地产(000736.SZ)等开盘即封涨停。
地产股的涨停或与前一日的政策有关。11月28日,中国证监会调整、优化涉房企五项股权融资措施政策出台。该政策明确允许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至此,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已全部射出,房企融资环境进一步宽松。
今年以来,政策不断刺激下,地产股也多次迎来涨停潮。如距离此次涨停仅15日,即11月14日,A股和港股地产股全线大涨。
但房企的销售端改善不明显,有专家指出,房地产复苏预计至少要等到明年二季度。
48%受访家庭“明年不卖房”
投资者对房地产的投资态度仍为谨慎。
11月29日,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的《冬藏蓄势,新春待发——第四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报告》显示,投资者倾向于出售不动产,增加流动性资产比例;资金从房地产流向金融资产的趋势正在加速。
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介绍,根据第四期调研活动现实,资产等级相对较弱的受访者更愿意选择持有房产,而部分资金实力较多的受访者心态有所波动,对房地产市场存在担忧情绪,倾向于出售不动产增加流动性资产比例。
从调查数据上看,有48%的受访家庭明确表示,2023年不会出售房地产变现;40%的受访家庭表示,会变现不动产,转投资流动资产。
“相比于此前,受访者现在对实物房产的看法更为谨慎。”连平表示。
地产复苏或在明年二季度
融资渠道放松,房企现金流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意义更多是给房企喘息的空间,房企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发展,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回血实力。
从市场表现看,房企销售端表现乏力,不仅今年的“金九银十”表现乏力,以往的热点城市成交比例亦在下降。
据观点指数研究院数据统计,2022年1-10月,前100房企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58007亿元,同比减少46.9%;前20房企实现权益销售额24037亿元,同比下降33.5%。
据克而瑞地产研究院显示,2022年10月,重点30城成交面积低至1414万平方米,创下半年以来单月新低。其中,长三角地区降温明显,上海、杭州成交量下降,徐州成交创近年来同期新低。
在连平看来,今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金融领域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不小,短期会促进房地产企稳发展。但房地产复苏,预计至少要等到明年二季度。“房企资金来源中,回款占比约30%,不能认为金融端解决了,问题就解决了。”
要改变楼市的冷淡状况,还需要考量大众购房意愿和观望情绪是否上涨。
植信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调研受众中,2023年有新购住房打算的比例仅为16%,没有新购住房打算的比例为76%。
绝大部分有意向购买新房的受访者表示,更青睐一线城市新房购置。其中,乐于购置现房的比例达87%。
但现实情况是,一线城市实际现房比例不到10%,难与调查所反映的需求匹配。植信研究院认为,政策层面在不断推动“保交楼”的交付,这可能会稍微缓解有效需求与供给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