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听课意义大吗(考研英语十大名师)

2022-04-12 07:40:17 来源:

“他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什么成就……但是我没有说他(跟腱)断了没有断啊,我们不能说他是装的,肯定不能这么说,但是十几亿中国人都在看你的时候,脚腱断了……我很看不起这种人。”

这些天,网络“考研名师”刘晓艳在一段视频中指摘“飞人”刘翔的言行引发网友强烈声讨,痛批其“你凭什么看不起他?这是为国争光的英雄。”

更有网友挖坟找出这位行走考研圈、占据考研生心智的英语培训名师的又一错误言论:曾在课堂上诋毁英烈董存瑞,“地域黑”侮辱河南人……

有网友坦言,从事语言文学类教学的刘晓艳,理应明白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备的特性,然而她无所忌惮在课堂发泄私愤、夹带私货、抖机灵戏说的做派,引发普遍观感不适。

揆诸现实,这种现象在高校课堂早已成为一种症候。

党报发文:《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是怎样的?地处北国的《辽宁日报》在2014年11月的一篇深度报道揭开了冰山一角。

据悉,辽宁日报的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大家被老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所感动。但同时,“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

“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经济、法律、社会学、行政管理等与哲学文史等社科领域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每当结合现实问题,常常会表达出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谈到好的,都是外国的,不好的,都是中国的,中国成了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还有的老师,把个人生活的不如意和牢骚也带到了课堂上,这些都让同学们感觉到心情很灰暗。”

在这篇题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策划报道中,编者这样介绍大学人文社科课堂上高校教师“呲必中国”的不当画像。

在这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中,辽报记者写道,“你们不是在公园的人群中随意褒贬时事的那个人,更不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灌水拍砖的那个人。课堂上两个小时讲授的内容,比不得酒桌上面红耳热的谈资,也比不得信手转发的一条微信。”

辽报记者爬梳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

1、缺乏理论认同:戏说、解构。

2、缺乏政治认同:有的老师传递肤浅的“留学感”。借别人的尺子来规划、用西方的刻度来丈量。

3、缺乏情感认同: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

播音课堂: 不“细说”变成“戏说”

正如“播音中国”网友所言,有些播音课堂也成了老师讲着无聊,学生听着无聊的鸡肋课。

由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天然深具的新闻属性,让这类艺术专业课堂拥有了品评臧否的空间。

“我们老师就喜欢上课说新闻自由,说我们的宣传都是戴着镣铐跳舞。”就读播音专业的何同学,在播音大课上,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对比中外新闻制度,不满中国新闻宣传的现状。

“关键是这个老师自己都没有出国访学过,就凭着一鳞半爪的了解,来对比点评。”何同学认为,这种“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的现象,其实非常乏力、无趣。

“一些老师讲课,正史不够,野史来凑。有些是颠三倒四、未经考证的道听途说、不实传闻。”魏同学在谈及播音课堂时,想起专业老师对于很多专业问题都是随性发挥,不是“细说”专业而是“戏说”专业。

“老师不能单纯为了调动课堂情绪,随意借机演绎,现在的我们,也不是老师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魏同学认为,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好的,但不能为了迎合趣味、曲解戏说。这也是不应有的大学陋习。更不能借着大学课堂的空间,“关着门说话”。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有政治意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是不可动摇的。


作者 | 杨竣博

责编 | 孙晓宁 美编 | 王伟民 总编 |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