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院系专业介绍
二、招生情况
三、参考书目
四、历年分数线
五、报录比分析
六、复试流程
七、备考指南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日语学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京师同文馆时代。1946年北京大学组建东方语言文学系时,以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的名称正式成立日语学科,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本专业于1986年被批准为我国日语语言文学专业领域第一个博士点。1987年组建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后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增设了日本文化研究方向,并更名为日本语言文化专业,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日本语言、日本文学、日本文化三个学科方向齐全,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专业。1999年随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成立,升格更名为日本语言文化系,设日本语言教研室、日本文学教研室、日本文化教研室,2011年又成立了日语翻译教研室。除教授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外,还面向全校开设日语辅修课程。
本系拥有一支学术训练有素、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5名(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名、助理教授3名,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均具有在日留学、进修、讲学或合作研究的经历。
本系每年招收本科生约20名,硕士研究生3-4人,博士研究生4-6人。每年还招收翻译硕士研究生30余人。长期以来,本系坚持日本语言、文学、文化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办学方针,在全国高校同行中,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国内外有关学术机构的科研项目40余项,主办了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80余次,正式出版专著30多部,教材或编著90余部,译著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800余篇,荣获国内外30多个学术奖项。日本文化研究所和日本语言文化系共同出版的《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现已出版11辑。
本系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日本多所著名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金田一春彦、加藤周一、大江健三郎等著名学者曾前来本系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此外,与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法政大学、日本大学、关西大学、创价大学等进行教师和学生互派交流,还不定期地与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们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3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设立日汉口译、笔译硕士专业。日语系于2011年9月成立日语翻译教研室,同时设立北京大学日语MTI中心,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学制为二年,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0人。
本系负责管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明治大学漫画图书馆阅览室。该阅览室拥有丰富的动漫资料,收藏两万册日本原版漫画和部分动漫音像资料,帮助读者系统了解日本漫画的发展历程,是国内唯一的日本动漫研究平台。
二、招生情况(参考20年)
专业及方向:
055106 日语口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13翻译硕士日语
③359日语翻译基础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招生人数:
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16人,含4人推免。
三、21参考书目推荐
①《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外出版社)
②《日语语法总结20课》(初级+中级)
③《日语句型地道表达500例》
④《蓝宝书N1—N5》(华理出版社)
⑤2000年以来的历年N1真题
⑥《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敬语语法篇)》
⑦《日本古典文法》(外研社)
⑧《新编日语语法》
⑨《蓝宝书N1—N5》:建议熟读,并不断对照最后的语法条目进行自测。
⑩《日语语法总结20课》、《日语句型地道表达500例》对语法辨析有帮助。
四、历年复试线
五、19-20年录取情况
2020年
全日制统考录取12人,最高分421,最低分372;
2019年
全日制统考录取14人,最高分408,最低分375;
2019年
全日制统考录取10人,最高分381.5,最低分355.5;
六、20考研复试细则
复试基本内容:
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综合分析能力、专业素质及语言应用能力等,同时包括二外听说能力考查。
复试和录取规则
1、复试权重及最终成绩(百分制):
(1)内地考生:
学术型专业及英语笔译专业: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70%,复试成绩所占权重为30%;最终成绩为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
日语笔译专业及日语口译专业: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60%,复试成绩所占权重为40%;最终成绩为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2)港澳台生、留学生:
最终成绩为复试成绩*100%
2、初取:复试结束后,各专业及方向按考生总成绩名次提交建议拟初取名单,经外国语学院复试与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审批。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初取。
外国语学院不接收调剂。
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