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时代。“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制造业在数字化时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焦点。
9月26日,施耐德电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联合发布《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2》,通过对10大行业125家企业高管调研指出,2022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三大趋势:整体转型加速、转型目标扩展,以及数据处理能力提升。
具体来看,受访企业中达到先进数字化水平的占比从2021年的45%提升至54%,越来越多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目标,近九成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实现了数据全面采集。企业愈来愈意识到必须在数字化颠覆大潮中求生存、谋发展。
碳排放管理关注度不断提升
调研显示,90%的高管认同数字化转型要找准切入点。数字化转型要以场景驱动,新技术要真正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融入各行业的生产、运营场景。报告从制造业企业常见八大场景出发,发现数字化在精益生产实践最为成熟,是所有企业的必选题;而碳排放管理是新生事物,关注度正不断提升。
制造业占据中国碳排放总量的三成,低碳可持续迫在眉睫。根据调研结果,5%的企业实现平台级碳排放管理,已经搭建碳排放管理开放平台,积极参与碳交易;8%的企业实现产品级碳排放管理,即产品层级的全流程碳排放追踪、核算和分析;18%的企业实现企业级碳排放管理,开发企业碳信息管理系统。另外,30%的企业仍然无管理。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
“相较于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新能源替代部署,考虑到其可能长达8至10年的投资回报周期,以及高投资额的供应链改善措施,对很多企业而言,在碳交易市场进行碳汇购买看起来更‘容易’。”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直言,但需要关注的是企业综合性能力的提升与否。
数字化转型并非一本简单的经济账。例如,尽管目前与欧盟相比,中国绿电和碳汇等碳交易成本较低,但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碳交易成本将会剧增。供应链下游带来的隐性压力也如达摩克利斯之剑,碳排放问题致成本大幅增长,可能对未来产品出口形成制约。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方面建议,企业尽早展开分析和行动,以此构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企业在碳排放管理实践上开始积极探索,双碳相关行业、区域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挑战之处也是机遇所在。“数字化转型是破局关键”,熊宜认为,数字化转型将为制造业企业带来效率持续攀升、供应链韧性提高,以及低碳可持续加速等多重收益。
主动型供应链塑造企业韧性
制造业若要实现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仍需突破重重困局。除顶层战略目标制定、创新生态共建外,平衡效率韧性也成破题关键。96%的受访企业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亟需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响应速度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面临国际局势动荡,制造业对供应链韧性的需求前所未有。
行业特点决定供应链受影响程度不同。以汽车、电子、机械和电器等为代表的离散制造业,生产活动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78%的受访汽车企业称供应链问题严重影响整体生产经营活动或整体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冲击。以食品饮料、制药等为代表的混合型制造业,生产活动整体影响不大。
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要求企业提升韧性,从被动到主动应对。所谓主动型供应链,熊宜概括包含三个维度:一是通过数字化能力和经验积累,让供应链产生主动性,形成优先于市场营销端的预测;二是形成供应链闭环协同生态圈,让上游企业主动按照自己节奏调整;三是在产能方面进行主动协调,通过数字化协同前中后端,进行提前反应。
调研指出,目前仅有4%的受访企业已经打造主动型供应链;15%的受访企业形成了协同型供应链;26%的受访企业通过端到端供应链流程,研产供销财数据一致,IT支持跨流程可见性和流程绩效衡量,达成跨部门可视化;47%的受访企业在单部门内达到标准化,而仍有8%的受访企业处于被动响应状态。
主动型供应链除抵御风险外,对精益生产也大有助益。此次受访企业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建成分享,从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服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客户实时抓取制造、质检数据进行追溯、分析,并对产业链开放信息,带来全流程生产效率提升,平均降低能耗20-30%,减少人员成本25-30%,提升产能20-35%。
值得关注的是,短链和区域链正在形成。不同以往以大型核心企业为主导,将上下游企业尽量集中在同一工业园区,“现在‘短’更多讲求信息时效性,让每一层信息传递和交付时间更可控,更可预测。”熊宜称,还要尽量少跨区域合作,关键部件生产要找本地替代,供应商协同网络、互相透明,变得越来越重要,且备份灵活性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