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接受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并现场开标。当日晚间,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平台发布拟中选结果,共有152家企业的相关产品拟中选。
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本次集采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包括威高骨科、大博医疗、春立医疗等在内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成为本次集采的“大赢家”。
拟中选名单公布
本次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达到120.84万套,集采产品共涉及173家申报企业,共有171家企业参与本次集采,152家拟中选,中选率89%。
威高骨科及旗下两个关节品牌威高海星(高端型)、威高亚华(经济型)共斩获18个拟中选产品。产品系统类别包括: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等。
此外,中选产品超过10个的企业还有:大博医疗、富乐科技收获11个拟中选产品;科惠医疗、正天医疗、美敦力、施泰宝、三友医疗收获10个拟中选产品。
从降价幅度来看,占脊柱手术量1/3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其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3.3万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其中,一些知名外资品牌每套平均价格从6万元降至4800元左右。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近4万元下降至5600元左右。用于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耗材,每套平均价格从2.7万元下降至1100元左右。
企业间报价差价较小
本次集采报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企业之间的差价较小。
以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为例,A组竞价单元拟中选企业共13家。其中,最低报价为三友医疗的3666元,最高报价是德州金约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3772元,最低报价与最高报价仅相差106元。
再如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其拟中标企业包括三友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强生、天津正天、美敦力、春立医疗、常州康辉等企业。其中,A组竞价单元的最低报价为上海三友医疗的3696元,其余报价在威高骨科的3839元至北京威高亚华人工关节开发有限公司的4000元之间,拟入选的10家企业报价相差不大。
满足95%的脊柱类手术需求
此次集采的产品是多个部件组合成的系统,可用于像颈椎、腰椎疾病、脊柱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患者治疗所需,可以满足95%的脊柱类手术需求。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加剧,骨科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率将越来越高,如关节病、颈椎病、腰椎病以及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等。治疗这些疾病,常常需要用到骨科耗材。
骨科耗材作为最主要的骨科产品,是指用于人体骨骼及相关软组织的替代、修复、补充及填充的一大类植入物、手术耗材的统称,可细分为关节类、脊柱类、创伤类以及运动医学等。
此次的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是国家层面开展的第三批高值耗材集采,也是国家层面在骨科领域启动的第二次集采。前期的高值耗材集采,聚焦的是冠脉支架以及人工关节。集采将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与2019年的价格相比平均降价93%;人工关节的集采,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82%。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达340亿元,较上年增长14%,主要细分领域为创伤、关节、脊柱、运动医学,其中脊柱和关节市场均突破100亿元。目前,国内骨科植入器械各细分市场的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美国的40%至70%。
行业人士认为,此次全国骨科脊柱类产品带量采购落地后,生产厂商仍有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流通环节费用空间可能被压缩,有利于规范耗材采购和使用行为,改善行业生态。本次集采也将成为国产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良机。
二级市场的表现也验证了这一判断。9月27日当天,骨科耗材股走高。截至收盘,A股市场中的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涨幅均超10%。在港股市场,爱康医疗涨12.39%,微创医疗、春立医疗股价也不同程度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