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再度转让股权,新能源转型任重而道远

2022-09-27 11:36:57 来源: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大宗股权出让后,协鑫能科再推新的资本运作。9月23日,协鑫能科发布公告,公司拟将其持有的镶黄旗能源100%的股权转让给中核汇能有限公司。经交易双方协商一致,确定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为2.98亿元。

8月27日,协鑫能科刚刚公告,控股股东天津其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将所持9000万股(占总股本5.54%)公司股份转让给富阳锦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转让价格为13.545元/股,相当于公司实控人朱共山、朱钰峰父子通过交易套现约12.19亿元。

事实上,协鑫能科主业虽为清洁能源运营和服务,但却很大程度受到传统能源供给的制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公司。

能源价格高企之下,公司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以缓解业绩下行和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开辟换电业务新战场。然而,协鑫能科挤进热门赛道的背后,却潜藏着更大的经营风险。

主业高度依赖传统能源 资本运作缓解资金压力

协鑫能科主营业务为清洁能源运营、移动能源运营以及综合能源服务,涵盖热电联产、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等,2019年通过资产置换重组借壳霞客环保实现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协鑫能科并网总装机容量为3807.24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2437.14MW,风电862.1MW,生物质发电60MW,垃圾发电116MW,燃煤热电联产332MW。

尽管除煤电以外,公司来自于清洁能源的装机占比超过90%,但协鑫能科的业绩却很大程度受传统能源价格的制约。

2022年上半年,由于国内外天然气和煤炭价格大涨,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50.30亿元,同比下降17.19%;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下降22.30%;扣非后净利1.17亿元,同比降幅达73.37%。业绩一改上市以来平稳增长的态势,出现明显下滑。

1

实际上,协鑫能科已经采取了控制汽、电供应量的方式,以减少业绩下滑的幅度。上半年,公司结算汽量、结算电量分别同比减少13.04%和35.28%。

即便如此,协鑫能科上半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仍然降至4.71%,同比减少3.99个百分点,经营性净现金流因此也下降了46.90%,至6.47亿元。

业绩和现金流出现下滑后,协鑫能科大股东在对外转让股权实现套现的同时,也开始了资本运作以缓解经营压力。

公告显示,此次出售的镶黄旗能源设立于2016年6月。2021年,标的公司营业收入545.6万元,净亏损35.2万元;2022年1-4月,标的公司营收为2512万元,净亏损916万元,亏损仍在扩大。

按照2.98亿元的交易对价和1.54亿元的净资产计算,协鑫能科实际上以近2倍的溢价,变卖了持续亏损的全资子公司,这可以称得上是一笔极为划算的“好交易”。

协鑫能科表示,此次交易将有助于增加公司的营运资金,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新能源项目持续动态开发和移动能源业务有序转型发展。

尽管成功变卖亏损资产,但向新能源转型的协鑫能科,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换电航母”入局 警惕新业务无疾而终

以清洁能源为主业、却受到传统能源严重掣肘的协鑫能科,正在尝试真正转型新能源领域,切入点选择的是换电赛道。

2021年10月,协鑫能科公告投运首批换电站,2021年共建成乘用车换电站5座、商用换电站1座。截至2022年中,公司建成乘用车换电站16座,商用车换电站18座,商用车充电场站1座。

而按照计划,协鑫能科将在2022年建设300座换电站,服务3万辆各类车辆;2025年超过5000座,服务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也就是说,公司今年规划建设的300座换电站,上半年只完成了34座。

计划与现实的差距只反映了问题的一方面,更大的障碍来自于资金的考验。

今年3月,协鑫能科最新定增事项完成,计划募集50亿元,实际募集37.65亿元,其中拟将31亿元投入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

同时,公司还宣布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过22.5亿元,投资于清洁能源和移动能源产业链等领域,支持包括换电在内的“双碳”业务发展。

然而,对于公司建设5000座换电站的宏大目标而言,上述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据了解,目前单个换电站固定投资(含电池)约5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土地租金和人工费用等运营成本为60万元/年。

依此估算,5000座换电站仅前期固定资产的投入规模就达250亿元以上,这还不包括每年的运营等后续支出。

此外,即便建设完成,后期充电站的盈利前景也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以蔚来作为对照进行参考。目前,蔚来在中国地区已建成换电站960座,超充站829座,目的地充电站716座,接入第三方充电桩50多万根;而今年上半年,蔚来相关业务的毛利率(服务业务毛利率)仍然超过-30%,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更重要的是,换电赛道未来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超出想象。

9月22日,由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上汽集团、宁德时代、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一组合可谓强强联合——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负责研发电池、车企巨头上汽集团提供车辆,中石油和中石化则利用现有的巨大网点优势,负责终端网点布局。至此,“换电航母”正式入局。

不难看到,面对这一新组建的竞争对手,无论在资金、政府资源、整车厂还是技术等换电赛道的各个重要环节,协鑫能科无疑都处于绝对下风。

主业波动和不确定性加大、新业务前景不明又需要持续的高强度投入,协鑫能科正身陷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