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和律师(二级建造师和律师哪个含金量高)
作者:赵焓杏,新疆鼎泽凯律师事务所律师。
有天晚上,半夜醒来睡不着。忽然想起二建,别的省份成绩都出来好久了,新疆是不是也该出了?想着上网查了查,果然!成绩出来半个多月了!找到查分网站,把身份证输进去,很快眼前出现了三门课的成绩,就象预料中的,三门科全过了,而且每门科的成绩都超分数线十几二十分。这意味着我取得了国家二级建造师的资格证书。第二天在朋友圈分享战况,不少人说受了“激励”,还有当天就想去买书考试的,也有人问我考试经验,其实前面写过《二建备考回记》在小范围内发过,这几天问的人有点多了,我就整理了一下那篇文字,希望对这些想学习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 为何考二建
去年九月初,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总来找我。他们公司有个建设合同纠纷,需要律师代理。然后他说公司还需要一个法律顾问,让我考虑下。后来具体谈顾问费用的时候,公司派来的人认为我提出的费用有点高了,问能不能降低点。我说:这是最低报价,不能降了。这样吧,咱们先解决诉讼的事,顾问的事先放放吧!
三天后,我从沙区法院开庭出来,老总打来电话,说工地发生伤亡事故,让我赶快过去。
一小时后我被人接到工地项目部,从那天开始,一直到赔偿完毕整整五天时间,早去晚归……至今,我记得深夜高耸入云的在建大楼衬着冰冷的月光、投影在寂静的项目部空旷的院子里的场景,记得哭天抢地的家属们的愤怒和痛苦、记得路过一间间宾馆房间时里面投出来的仇狠的目光,记得自己深夜开车回家时穿过城市寂静的街道时所感觉的无助感……如果不是因为最终家属之间出现了互相怀疑和猜忌让我们有机可乘,谈判的时间可能会拖得更长……
事情解决一个月后的一天,老总说:按你的要求,签顾问合同吧。
签下一个顾问单位本来是好事,但愉快的心情没能持续太久,我发现花在这家公司的精力和时间远超我的想象,人事、行政、包括项目上大大小小的事情,老总都要跟我说……自从工地出了事故,公司一下对管理对安全重视起来,所有规章制度都得重新制定、包括项目管理、各个岗位职责,直到墙上标语的内容、人员招聘……有一天,老总对我说,他要新接一个项目,需要一份项目管理专项方案。
啥?
项目管理专项方案。
这又是什么东西?心里完全不知道,但是还是答应给他一个。
我是主做房产群体诉讼案件的律师,建设工程领域的案件做过几件,但牵涉到建筑实务这块的知识真是很有限。
当晚,我现学现卖,先是搞清楚项目管理专项方案是什么东西,然后买了百度文库的会员,下载了十几个方案研究,结合我所了解到的一些要接的项目情况进行综合,到了半夜搞定后发给老总。第二天我去顾问单位,老总看材料看得好象还挺满意。
之后,越来越多类似的事情发生。他需要我做的,很多应该是项目经理该做的事。做为一个法律顾问,我完全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但我没有拒绝过,我从心里希望这家公司尽快走上正规。与此同时,建筑方面的知识就象一个陌生的大厦矗立在我面前,我急切地想知道它是如何建成的、深埋在地下的地基有多深、想知道围绕它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故事和什么样的风险……我自己那点可怜的建筑知识的局限性,让我意识到必须给自己充电了。
于是买了很多建筑方面的书来恶补,但是这种学习方式能学到的知识很片面,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点脱离实际,这让我感觉迷茫。
三月报名最后一天,我无意中听到有人在说二建报名的事,为之一振。为什么我不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报名考试,最终通过成绩来确认水平,这样学习的力度要大得多,而且一旦通过考试过程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肯定能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大上一个台阶。至于别人所说的年纪大没必要再拼命学习的话就当耳边风了。
二 备考
三月一直拖延,光是买教材就耗到月底,最后还是在网上订的,四月九号书到了。日记有载:
4/10
昨晚把看了一章的法规书甩一边去了。听说55分及格,看了一章做了去年的真题得了58.5分。只有四十多天,决定从最难的实务开始。昨天看书加做题加听课在家呆了一天,好歹看了十来页,一度是快疯了的感觉,太多的陌生名词让人抓狂。为了不丧失信心,又从最后一章往前看了一节……到了晚上,边刷碗边听课,听的是建筑材料,感觉比白天好吸收一点了……晚上入睡前,继续听课…
4/12
昨天大半天忙事务去了。
白天没有看成书,有罪恶感。现在夜里一点,准备看几页再睡。
4/19
天哪,这些天都没有摸书,事情太多了。几十节课,才听了两三节……咋办呢,不说了,现在听一段……明天还有很多工作……压力来了。
19号之后再到五一过节期间,被各种事分心一直没再顾上看书,但是课程断断续续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五一放假期间大约又看了两三天书,不太记得了,有两三个案件立案需要准备材料花了很多时间。然后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5月17号,25日要考试,17号将手上要紧的事处理得差不多了,准备排除一切干扰看书。
计划了一下,离考试只有七天时间。实务差不多看了50多页,做过一次真题,大部分不会;管理基本没看,法规还是第一天拿到书时看的。计划用四天时间看实务、两天半看管理,半天看法规,行或不行只能这样了。当时就觉得自己差不多能行,至于具体咋样行,不知道。现在再看静静放在桌上的16开、每本300多页的三本书,也不知道当时的信心来自哪里。
复习方式:真题(让你知道重点考什么和怎么考)、听课(买书随赠课程,讲课水平不错)、看书。
顺序是:边听课边看书、然后听一章做一章的真题。
第一天按部就班,第二天就发现时间来不及了,于是把往年各章的分值统计拿出来,所有在5分以下的章节全划去(如果后面有时间再看,事实上后面根本没时间看了)。有一天突然发现课程可以加速到两倍速度听,太好了,节省了大量时间,而且因为速度太快,不得不高度集中注意力,不然就根本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后来由于听这种速度习惯了,再听一倍速度的声音觉得是慢动作播放)。
这个过程有点难,难在实务里很多知识我理解不了,一度到了看书看到恶心的地步。法律是具体的,比如赔偿、侵权、财产,物权……它们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理解。二建不是,和易性、安定性、伸长率、剪刀撑、检验批、防水卷材、早强剂、引水剂、安全玻璃、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光是理解这些认得字不明白所指的名词就让我苦不堪言。至于把网格图中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四个概念搞清楚就花了我大半天的时间。优势在于,我是理科生,计算与逻辑分析从来不是困难的事,所以重点是理解后的记忆。
如果那几天有一台摄像机对着我,境头里的我是这样的:吃饭(通常是应付)、睡觉,看书、做题、听课,如此反复。我从司法考试就养成习惯喜欢坐在矮凳上或地上、倚在沙发边或茶几上看书。坐久了会换一种方式,各种躺法、跪法、趴法……虽然是在家里,一坐下去四五个小时不起身是很正常的。不能少的两样东西:音乐和茶。即使听课,音乐也必须有。
偶尔休息时,断断续续看了当时豆瓣评分很高的《切尔诺贝利》。
然后大概是第三天,听老师讲施工质量那节课,可能是一瞬间的事,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开窍了,那些知识点没有那么难以理解了。
之后就很顺了。
看书看到第四天的时候,出门办事。之前三天没有出门,再出门,世界仿佛发生了变化。变化在哪?在我眼中。当时南湖四周都在搞建设,到处都是施工的痕迹。以前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围档、吊车、安全标语意味着什么。现在知道:朝向市区主要道路的围档高度、脚手架的安全控制、噪音大小的规定……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第四天把实务的课程通过快进的方式听了个差不多,做了两套真题,感觉马马虎虎。
第五天看管理。这个时候发现自己之前的决定是聪明之举。因为攻克了实务,再看管理尽然非常容易。与实务一样,先把往年分数不高的章节过滤掉了,其余的采取与实务同样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快进听了两天的课,做了一个晚上加一个大半天的真题,到了考试的前一天,计划下午五点开始看法规,结果三点半管理提前看完了。于是奖励自己看了一集《切尔诺贝利》。五点到晚上十二点左右,一直做法规真题,书到底没看。
三 考试
第一天上午管理,下午法规。
考试当天七点半起床准备,九点进农大考场。早起对我向来是困难的事,上午考试的三个小时中一直感觉头昏沉沉的。95道选择题,几乎全复习到,除了少数两三道题没有印象,有点惊奇于短短时间汲取了那么多知识。
考完出来12点,离下一场考试两个小时。出了校园,对面是友好商场。进去转了一圈,吃饭的地方凡是能坐的都有人了,临时抱佛脚的手里都拿着各种资料在看。买了一个汉堡一瓶水回到校园,草地四围也坐着不少看书的人。选了一棵树的阴凉处坐下,拿出法规书翻,这时离考试还有一个多小时。考完后我跟朋友形容这一个多小时的看书效果,“好象我知道哪些题会考,它们闪闪发光,象是在向我招手”,短时间之内,大约看了有十多分的考题。
当天考完,回去睡了一小会,又开始看书,这次只看真题。想第二天的实务难度最大,成败就在此一晚了,一直到凌晨三点多钟,还是觉得不会的太多。睡觉时想第二天应该没什么希望了,因为肯定休息不好头又是蒙的。
但实际并非如此。
首先,那天三个小时的考试一直处于思维敏捷的状态。其次,在打的去考场的路上,我再次预感到几道题要考进而过了一遍,甚至在进了学校安检到考试大楼的五分钟里,又想到两个知识点用手机翻了翻……
四个实务分析题,做第一个网格图时遇到障碍,不知道考点在哪,于是放下先去做后面的题。后面的三道题很顺,因为都看过。最后剩四十分钟的时候,重新去看第一道实务,大约十分钟后,豁然明白了考点在哪……最后写下一个数字,笔还没放下,监考老师说:时间到了。
当天下午看到答案,让我煞费苦心的那道题做对了百分之九十,真是让我激动坏了。问了专业人士,他告诉我这道题有一定难度,说不是专业的,一般不会做。那我为什么会?我问。想学习,有时间学。他回答。
试后总结,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和以前的许多次一样,上苍在奖励一个还算勤奋的人。一直相信:凡事尽心去做,自有人照看结果。
四、 收获立现
考完试后的那个周二,我去中院办事。那天时间很早,我办完事经过一个法庭,看到里面的人好象正要开庭的样子,伸头看了一下,原被告都有律师,我想不防旁听一下看看同行的表现,于是进法庭坐了下来。开庭没多入,我就发现这是一起工程欠款纠纷。听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自己很容易就听出了焦点问题而且明白双方各自应该固守的壁垒及突破的方向。具体来讲涉及到分部工程验收的问题,而这正是我在这一段时间里才学到的一个知识点。如果原被告双方知道有关规定,原告就不会出示一个不符合分部工程验收程序的证据,而被告也不会一再说“我方没有盖章”这类不着边地质证意见。
看到了吗,这就是学习的报酬,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