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振兴计划(陕西振兴计划2022报名)
摘要:以非遗文化建设,振兴乡村未来
5000年华夏,什么最能代表中国?
960万方热土,我们以何言说东方?
衣冠上国、至美器物
悠久的历史让无数技艺、工法涌现
而在今天,“非遗”则是它们共同的名字
2020年8月,全国首个“非遗乡集”在陕西西安长安区小峪口村开集,伴随更多非遗项目入驻,中国长安非遗乡集不仅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全新尝试,更成为了代表古都、代表三秦大地传统文化的“新高地”。
城市共建者应与城市同心同向,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路上,2021年11月,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人才办、中共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联合融创陕西,共同面向中国长安非遗乡集发起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力量,助力我们的城市继续向上。
对话·守艺东方之美
复兴文化必先知有此文化。在这场“非遗文化建设”行动中,对话非遗手艺人,讲述他们对非遗的热忱,助力“非遗”被更多人看见,是我们传承东方技艺、东方文化的第一步。
“泥叫叫在鱼化寨地区已经流传将近200多年了,我出生以后,耳朵里听到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泥叫叫”“我们的祖辈就从补花开始做到布糊,我从小就是耳濡目染”“原来我们陕西也有跟苏绣四大名绣相媲美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器物是文化的承载,文化则是历史的最终形态。言及非遗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与精神,手艺人们无一不是骄傲且荣耀的,但在另一面,这些瑰丽、多彩的文化到底应该如何传承下去,如何重新成为年轻群体中的共同话题,则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担忧。
手艺、守艺。古老技艺的传承在于“薪火相传”,而将非遗所代表的文化、技艺与新形式、新渠道相结合,则是我们与每一位非遗手艺人的共同选择。
复兴·民族文化力量
大国崛起,民族文化自信随之上涨。对于正登上社会主流舞台的新世代,古风歌曲、汉服大秀、汉唐礼仪,这些议题在这一年轻群体中的“回潮”,无不代表着东方文化的又一次站上主流舞台。
乘时代之东风,对于非遗,我们同样希望能以一次“非遗文化建设”行动,让更多人看见非遗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以非遗手作体验、非遗论坛等形式,将“非遗乡集”打造为城市内代表本土文化的“打卡点”,让非遗重新焕发活力。
12月4日,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人才办、中共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联合融创陕西,将与陕西省民俗学会、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陕西省旅游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多方力量共同走进长安非遗乡集,举办“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乡集践行论坛”,共商共议乡村振兴新方向。
同时,在非遗乡集内,融创将联动业主及融创义工联盟,共同为非遗墙画填色;与非遗手艺人共同开启泥叫叫、布糊画、秦腔脸谱等手作课,以手传心,体验非遗之美。
扫码报名参与 加入非遗文化建设
乡村之振兴、文化之振兴在于“可持续性”。在城市内引导非遗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同时,融创同步开启了针对非遗产品的线上销售、购买渠道,将文化、技艺与科技相结合,延长非遗文化生命力,复兴属于中国、属于东方的民族文化力量。
扫码参与购买 助力非遗乡集振兴
秦腔脸谱里的“泼辣”性格、泥叫叫的婉转悠扬、布糊画的华丽多彩、澄城刺绣的古朴灵秀……国潮兴起的时代,我们有责任寻找、探索真正的东方文化与东方精神,一次非遗文化建设,代表着融创对于城市文化实力崛起的信心;城市向上的新阶段,我们有责任充分发挥自身势能,一次乡村振兴计划,代表着融创对“城乡均衡发展”的不懈努力;未来,融创公益的脚步不会停下,我们仍将以英苗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古建保护等多维度内容,践行自身社会责任,与城市一起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