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反思(火烧云教学反思简短)

2022-04-24 18:18:09 来源:

火烧云教学反思(火烧云教学反思简短)

5月6日,五一假期刚过,在这鲜花烂漫、绿草如茵的初夏时节,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临沂市骨干班成员、我们的联盟校临沂九小的许士燕和王伟乐两位老师给我们分享教学中关于阅读的实践经验和阅读教育思想,传授语文命题的技巧及命题的注意事项,共同促进我们联盟两校的教学思想碰撞和交流。

分享交流结束后,老师们结合自己阅读和班级阅读的情况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

保持好奇,保持谦卑

——以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

周广慧

教师在年龄上与孩子的天然差异,以及应试教育要求的便捷高效,可能会导致大部分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主抓的是基础知识,比如字词默写、句式变换等等。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孩子小学阶段便过早地离开了语文。

而实际上,语文之所以是语文,在于语言背后的形象化思维,在于文字背后的温度。教师作为文学的传接手,不应该把自己仅仅定位为提词器,或者课后作业辅导人员。我想最要紧的是老师先沉浸在文字中,分析作品、努力还原作者创作时的所思所想,寻找作者内心的感动。就像纪晓岚所说的:“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因为我们和学生读文章,本质上是借助他人之眼,“明其当然”,了解自己和社会。所以,教师要先理解作品和作者,解自己之惑,才能授业于学生,解人之惑。纪晓岚同时说,应当“识其大而不逐其末”,我想这点不适用于老师,因为教师是渡人之舟、登天之梯,“逐末”恐怕不可少。学生对写作技巧的困惑,同样需要教师协助解决,但比例要处理好。

然而,教师理解文章只是第一步,如何转换视角走进孩子的世界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实际教学状况是为了应付阅读题,教师过分拔高作品意义,这样做的后果是吓坏了学生。按照温儒敏的看法,文学作品的解读还得从领略语言艺术、注重感性形象做起。

注重感性形象、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是根本之道。为什么有些人对《故乡》的全文已然模糊,却把明月当空的瓜田里刺猹的闰土永远烙在记忆深处?因为读者总喜欢以自己的好奇跟踪作者的好奇,好奇心是打开世界的钥匙。为什么岑参能写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这样朴素而动人的句子?杜甫为我们解开了答案:“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而其实杜甫自己就好奇。不过是反向的好奇:“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严格来说,没有作家不好奇。司马迁不好奇,《游侠列传》就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萧红不好奇,就没有《火烧云》,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夕阳无限好”的名句;老舍不好奇,《养花》一文也就不复存焉;《鸟的天堂》又何尝不是巴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自然的结果?

好奇而又好善、好美,于是观察便日趋细致。当这些观察伴随思考沉淀下来,佳作便诞生了。荒草丛生的小园,成了神秘的胜境。枯燥的三味书屋,也有读书闲暇之乐。旧居的桂花树,挂牵巴金的童年。童年足以刻下最温柔的记忆,是翻阅世界的开始,“那是还不识人生之味的年代”,纯净如水。虽则如水,确是弥足珍贵。所以我们的课堂,恐怕得不断向好奇逼近。

文学作品当然不止召唤童年,也充满对将要盛装出场的未来的憧憬。所以站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谦卑一些,包容一些。无论合理与否,且当好听众,先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好奇与憧憬。毕竟,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保护他们的表达欲,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身为教师,不妨偶尔放空自己,翻检幼时的记忆,同时也依然抱持理想。这样庶几能够走近孩子,进而把作品温暖人心的力量传达出来。且让我们保持好奇,保持谦卑,学着以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也满心期许他们能在温暖的大陆自由栖息生长。

在共读共写中享受教育的幸福

贺宏娜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初识临沂九小的许士燕老师是在2016年的冬天,那年11月,我们一起去烟台龙口参加全省的小学语文德育课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当时许老师听课时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再次见到许士燕老师是昨天中午在我校报告厅分享的《我与学生共成长——守望语文,醉心阅读》为题的报告,让我不禁感慨:和我同龄的许老师成长的这么快这么好,和她背后的付出是成正比的,真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许老师通过对新教材的深度研究,结合自身的思考,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实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啊,她不管接哪个班级,都非常重视阅读。阅读是一场美丽的相遇,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师生之间数年如一日的坚持阅读。现在,我们班是二年级下学期,正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神笔马良》《七色花》《一起长大的玩具》《愿望的实现》我想,不仅仅是整本书的阅读,想要达到一种理想的学习效果,跟踪记录和适时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我恰恰缺少的就是过程跟踪,往往做一件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我是不是也可以静下心来和孩子们共读同一本书,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和孩子们进行读书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整本书阅读工作要做得这么扎实,老师背后得付出多少啊!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助推,才有了孩子们听得见的输出!在我的教学中有太多太多的半途而废,我也得向许老师一样有计划、有跟踪有评价的坚持下去,用耐心和鼓励,用心、用情地服务学生,把教学工作做细、做扎实!

许老师的经验分享让我感受到了她用心、用情、用爱的语文教学,最强大脑、诗词大会、各种诵读活动的有序开展,真正地在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王伟乐老师的《读书,这么好的事儿》让我亲眼目睹了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很显然,一个人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说话就会出口成章而且还幽默风趣!王老师舍得为自己的读书之路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着实令我敬佩。 两位老师还就语文命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面对面培训,从命题的功能和意义、命题的依据和选择、命题的要求和内容、命题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我们在场的老师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命题指导。

听完了九小两位优秀老师的分享,让我明白了“坚持”两个字的重要内涵。优秀的老师不是生而优秀,而是在背后默默地学习,默默地付出,默默地耕耘,正如许士燕老师所言,成功的道路其实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来的人不多。

爱他就和他一起共同成长

高振芹

2021.5.6下午,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汇聚在七号楼四楼会议室,聆听了来自九小的王伟乐和许士燕两位名师的读写经验分享,她们还就语文命题方面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给我们做了培训。她们对工作的热爱,对阅读的挚爱,对学生的关爱,让我自惭形秽。其中王伟乐老师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和学生共同成长,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地爱着自己的学生,而且要公平公正地爱着所有学生,不管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学困生,都应平等对待。我想起班里的一个学生,他平时表现很差,上课不听讲,作业完不成,成绩当然不理想。我和他进行了无数次的谈话,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现,但是就是没有找到原因。这个学生比较聪明,但是他对待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积极性,整天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我找不到和他沟通的突破口,心里很苦恼,有些想放弃。但是今天这两位老师的言行给我上了一堂课,我决心从明天开始,对他再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关爱再多一点,争取让他尽快有所改变。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程晓欢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阅读喜欢书本的,让孩子喜欢阅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成长——守望语文,醉心阅读。
5月6日中午,我们所有小学部的语文老师齐聚在7号楼4楼多功能教室里,聆听了来自临沂第九实验小学的许士燕老师和王伟乐老师分享了她们有关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让我为之震撼和敬佩。
有着九年教龄的许老师和王老师,都是小学青年语文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这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她们用思想和行动诠释着教师的责任与爱心。本次的经验分享,许老师是从“成长”入手的,我们常常谈到学生的成长,每日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就是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成长的点滴都印在我们心里。除了学生的成长,教师们也在历经着成长。
许老师和王老师都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带领着孩子们在书海里遨游,汲取精神的营养,让孩子的精神变得富足,从而让孩子们的气质也变得高雅。

对于孩子的阅读,许老师方法设法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用一个个有创意的活动促提升,借一个个活动来展示孩子们的阅读成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在书香中,徜徉在书海里,以好书为友,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这期间的付出,我想只有许老师知道,孩子的阅读如果没有老师的跟踪,过程性的评价,孩子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老师是最重要的角色,在坚持的过程中,老师不能掉队,读书活动离不开老师,老师要做到榜样引领、对读书活动要反馈及时,做到跟踪真实,这样才能得到家长的最大认可。
与她们相比,我深感惭愧,虽然教龄比她们长,也自认为在工作岗位上踏实认真,但是缺少对教学的反思,总结和创新,缺乏对孩子一生学习的思考,总认为把教材学完,把知识点教给孩子就行,其实这种教法老师累,学生也不喜欢。听了许老师和王老师的汇报让我如梦初醒,豁然开朗,让孩子多读书,孩子的识字量就大,识字量大,自然理解力就强,写作能力也在无形中提高了。王伟乐老师每次都带倒数的班级,但是每次大考,她的学生都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不正是阅读带来的改变吗?这不也是我苦苦寻找的最捷径的教学之路吗?

现在,我要让以她们榜样,也开启我和我的孩子们的阅读之旅,希望在她们的引领下,在我的坚持下,我的孩子们也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阅读 我们再起航

马洪艳

5月6号中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九小的两位骨干教师关于阅读教学的分享,他们以自身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在工作中如何推进阅读教学,从选取材料,到跟踪推进,再到交流共享,评价总结,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

面对部编新教材,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不能不深思: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的需要和挑战。 通过两位老师的分享,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

许士燕老师为我们分享了许多的低中段读物,王伟乐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六年级的读物,我们六年级的孩子正好可以借鉴,我们从曹文轩的纯美小说《草房子》读起,虽然临近毕业,我想迟到总比不开始要好。

2.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先从指导孩子做批注,选择精美词句摘抄,写读后感开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精读与速读相结合,做到有目的的读书。

3.用好课前三分钟展示

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中也提到推动阅读,搞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先以课前三分钟展示为阵地,把读书与交流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用心读进去,读懂。

4.及时跟踪评价

做好家校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利用钉钉打卡等形式,搞好过程性监督,适时开展“最美书香少年”评选,优秀读书小报评选等活动,推进师生共读。

和学生一起成长

朱翠平

时光荏苒,季节交替,昨日还乍暖还寒,不想一夜薰风就催走了春的身影,迎来夏的脚步。

聆听了许士燕老师和王伟乐老师的分享,亲切又真诚,带来了一线老师所面临的困惑及解决方法。许士燕老师的面对课堂的认真钻研,每年都要备上几节拿得出手的好课,让我知道了名师的成长背后的付出。下周我也要讲先导课了,我决定用心准备,好好准备。一节闲下来的课,在办公室里我一点点地请教段圣楠老师。段老师从大的课文设计,到小的过渡语的处理,真诚地分享给我。我感觉特别有收获,以前的我缺少了主动请教、主动教研,喜欢一个人默默地设计一节课,可以说没有什么成长。当我们真正地用心和名师交流的时候,才感觉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成长。我没有底气说要上一节拿得出手的好课,我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和名师的差距,但我也要上一节纵向比较有进步的课,最起码是经过思考的,经过组内成员认真研讨过的课。能让领导看到这节课有我们自己的思考所在,能看出环节设计的用心。

许老师假期里提前规划好班级学习任务,而且一项项认真落实。这其中的付出有多大,我是深有体会的。特别是每隔一段时间所开展的读书交流会,孩子们发了视频,许老师要一个个认真聆听,打出负责任的分数,这是需要付出特别大的工作量的。阅读是一种积淀,输入了才能更好地输出,于是一本本作品集就诞生了。

特别喜欢王伟乐老师的分享,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春风微拂般的聊天,她的成长源于她和孩子们的阅读。很真诚,她最后出示的那两张手抄报,我感觉特别接地气。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孩子,优秀的学生每班都有,敢于亮出最差的,是一种真正对学生的关注。伟乐老师对他们的鼓励,对他们的引领,为他们的成长进步的高兴很打动人。关注读书小报的内容,我们才知道这种小报引领着学生去抒写内心的感悟,学生学会自己赏析句子,那份认真劲,那种成长痕迹留在其中,这种阅读作业才是有意义的。

我想带着孩子读书去,提高我们师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富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我准备我们班晨读诵《笠翁对韵》,然后晨诵小诗一首。接着开展课外阅读,最后走进语文课本。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差。积淀有了,成绩定会提高。仅仅拼成绩,做试卷,学生学得太骨感,必然少了厚重与美感。让阅读丰盈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我在张校长的引领下,接触了新教育诵读,才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了解了让孩子灵动的办法,读书!读书使人明智。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我一直也在让学生读书,可能在指导方面还不够到位,阅读指导课和课中推进课没有认真上过。学生假期读整本书,我督促得也是很到位的。但就是没有进行过读书分享会,在我的眼里,他们一群农村娃,平时上语文课就是很吃力了,再让他们流利地表达观点,应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我现在想,我错了,我应该相信花儿各有各的美丽,每一个学生表达的观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只要发自内心的体会就好。

在自我提升方面,我觉得很愧疚,我很少拿起一本书去细细阅读,尤其是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在指导学生方面,可能也是很肤浅的,没有特别吸引学生。改变学生,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和学生一起成长!

蜕变,从阅读开始

范敬蕾

今天聆听了来自临沂九小两位老师的精彩演说,感触较多:两位老师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阅读的重要性。的确,阅读,是学生汲取营养,提升素养,增长智慧的捷径。但是,如何让我们班的孩子喜爱读书、自觉读书、学会读书,是我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了两位老师的报告, 我想首先要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在平时的教学生活当中,如果想让班级里的学生爱上阅读的话,自己应该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与学生一起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读书。因此,我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看的书,并且向学生推荐的书一定要自己先读,共读共赏,以教师的心灵感悟学生,以学生的心灵感悟作品,真正带领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作品。当然,除此之外,还要给自己定阅读量,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其次要拓宽阅读内容,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阅读途径。如个人图书交换、班级图书角的充分利用,家长参与买书,亲子共读,利用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等地方丰富学生读书内容。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学生的身心一定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爱上阅读。

最后,要做好评价跟踪,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展示平台,及时评选出优秀的学生,并以此树立榜样,从而带动全班同学的读书热情。

总之,只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学生们就会在书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而我能做的就是为学生们撑起一片多彩的蓝天,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实现美丽蜕变!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张永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重在读、贵在思。从自身来讲,要真正发挥读书的力量,就必须静下心来,沉下身去,反复阅读,深入阅读,真正心无旁骛地"学而时习之",力求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学习中磨砺意志,在学习中陶冶情操。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深深地知道阅读的重要性。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在阅读方法上适时点拨,给予指导。

读书过程的推进很重要,班级举办”读书交流会”,以”故事会”、“古诗诵读”、“赏析佳作”、“好书推荐”等活动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和学生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并给学生朗诵一些美文,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的古诗文。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收集好词佳句、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制作读书卡,读书报。以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契机,组织读书卡,读书报评比活动。并建立一本“读书留痕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记录下来。班级定期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评比”读书留痕集”。
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主体性阅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把课外阅读内容作为课内知识的扩充。
介绍好书给学生看,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教材每组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只要图书角有相关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但逐渐养成了习惯,且走上了正确轨道。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我惊喜地发觉,我们班的一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班级的读书活动渐渐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今后,我们将在全班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整理:王爱华 审核:张丽娜 张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