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生字注音)

2022-04-24 17:35:40 来源: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生字注音)

1、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选取的几个典型事例,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为了祖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突出表现了邓稼先为祖国的强大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2、字词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必记词语及解释

课后读读写写

元勋 奠基 选聘 谣言 背诵 昼夜 昆仑 挚友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渝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字词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的事业中的)

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选聘:挑选聘用。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昼夜:白天喝黑夜。

挚友:极亲密的朋友。

可歌可泣:指的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出处: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至死不渝:意思是到死都不松懈,比如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瘁:竭尽劳苦。

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全选够条件的。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

妇孺皆知: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3、课文解析

1、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9):在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10——18):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命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19——29):在对比中表现邓稼先忠厚平实、无私的品格。

第四部分(30——33):作者为中国独立研制出原子弹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34——39):邓稼先在极端困难下挑重担,赞美他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六部分(40——44):全文的总结,总体评价邓稼先。

第一部分(1——9)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1、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2、德国抢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3、俄国抢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4、法国抢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5、英国抢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2、3、4、5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1898年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列强的愤怒和对祖国屈辱历史的悲痛之情。

6、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时代。

7、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8、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最重要”,“最深远”从程度上指出这种转变的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重大。

9、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巨大贡献”与“鲜为人知”的极大反差,突显出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和他默默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