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简单浪漫(浪漫简单的话)

2022-04-24 06:31:54 来源:

新简单浪漫(浪漫简单的话)

中国人的浪漫,从来不是直言爱你。

以诗言情,以画写意。托物言志,将感情寄托在一笔一画之间,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不仅对待亲人、爱人,对待传统,对待文化,乃至于对待国家,也是如此。

在今年十一之际,一位年轻画师“鱼眼”,就用笔下的诗情画意,表达了一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

“鱼眼”名叫许成成,92年生人,住在六朝古都南京。国庆假期临近,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完成了四幅“山水图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这四幅图画,对应着中国境内东、南、西、北四处景色,各有代表了四方位的传统中国神兽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坐镇。

不仅如此,还对应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及一天之中早晨、中午、黄昏、夜晚的四个时间。

四时美景,尽收眼底。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每一张画都在表达着一种向往。

潮平、花开、风雪旅人,每一种意象,都是一句无言的敬意和赞美。

除了中国人,还有谁能想得出比这更有仪式感和信念感的“表白”吗?

科技让艺术家们“天涯共此时”

“热爱”这件事,是需要信念的。

中国人对于传统和国家的信念,有时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深刻。这是一种真·刻入DNA的热爱。

去年六月,央视纪录片频道推出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第一期的主角是《洛神赋图》。节目通过五分钟的讲述,勾勒山水、描绘美人,为从久远年代而来的蒙尘古画赋予了动人的故事。

“洛神有多美?旅人如此形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又如云笼月,雪回风般朦胧。”/《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伊人有情,指向流水,以为期许。而命运恰如潜流,动无常则,进止难期。”

有情与无情,就算不用直言,也能跃然纸上。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节目制作组通过技术的手段让古画“动”了起来,洛神也有了一颦一笑,让静态的画面也有了起承转合的故事。

配上曹植的《洛神赋》为旁白,将山水图画和文人诗歌结合,让全国各地、不分老少都对它抱有强烈的好评,至今还在豆瓣维持着9.5分的超高评分,被视为“国产纪录片之光”。

将传统的“情”表达出来,借“国宝”之口讲述故事,这种艺术的形式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借助科技,艺术插上翅膀,也让更多同样富有情怀的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天涯共此时”。

比如,豆瓣“唐诗宋词小组”从2008年开始每年发帖,进行全组全年的诗词接龙。

“唐诗宋词小组”2008年诗词接龙。/豆瓣截图

无论是诗词还是曲赋,无论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还是“龙楼露著鸳鸯瓦,谁近螭头掷玉签”,一切百无禁忌。这场持续了13年的互联网小型诗词集会,陆续引发了6000多人参与评论。

互联网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城市街头,一个穿着汉服的年轻女孩早已不像前几年一样被过多地注目,而且就算你随机拦下一位,她一样能针对自己穿的衣服,从头到脚,跟你说出个头头是道。

“一开始你去‘模仿古人’的原因,可能因为跟风,可能是想拓宽社交圈多交点朋友。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这已经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就算是你去买日常的T恤,你都会去偏好那种淡雅的红褐色,而不是那种浓烈亮眼得像油画的大红色。”

一名“入圈”4年的汉服女孩这样说。

上个月,一名今年刚满13岁的男孩在自家的墙上用水墨绘制的山水画,被父母拍摄下来发到网络,在微博引起近200万网友热议。

13岁男孩在自家墙壁上手绘巨幅山水画。/微博截图

“没有人管他,他自己能画一个下午。”男孩的母亲这样说。

不少人都留言感叹,就算再“冷门”,依然有人在坚持自己真正的爱好。

在微博上,“鱼眼”许成成一共有1.8万粉丝,虽然和动辄千万计的流量不同,但他依然自得其乐。

知己,贵精不贵多。

“鱼眼”一直很喜欢传统中国风的绘画形式,在创作这次作品之前,他也曾结合国产动漫《白蛇2:青蛇劫起》创作了不少有感而发的作品。

“鱼眼”观《白蛇2:青蛇劫起》后有感而画。

他在作品中大胆地运用了绿色和红色“撞色”,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和设备,进行多次试色、配色,不断进行修改调整,把最容易显“土”的红绿配玩出了高级感,在静态的画面中,也能表现出那种潜藏的力量。

互联网时代的田园牧歌

其实,传统“山水画”从不怕“土”。

“山水画”或者说“文人画”的概念,来自那个以“放浪形骸、不拘一格”闻名的魏晋南北朝。有花有草,有山有木,才是真的山水。

历代文人酷爱挥毫泼墨,将大自然的山水跃然于纸端。/图虫创意

今天的人们,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把“美”玩出花来。

这次“鱼眼”创作的四幅作品,其实就是一幅现代版的《千里江山图》。

东边江畔潮平风正、南方山寺桃花盛开、西陲大漠孤烟落日、北国山巅冰封雪飘……为了创作这次的作品,“鱼眼”走遍了大江南北。祖国万里河山,不同风情的胜景,是他灵感的源泉。

而互联网时代,即使普通人也能去表达自己所见所知的“美”。

去年《江南百景图》手游大火,连带着江南一带的古镇一并火了起来,在疫情之后成为了江浙沪一带的“文明地标”。在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中,就不乏前往游戏中的“七狸山塘”“东园”合影留念的年轻人。

《江南百景图》中的七狸山塘。

不是每一个玩游戏的人都看过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但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拥有了更便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还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城市布局图”, 那种慢悠悠的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即使在方寸之间、只在手机的屏幕之上,也能让你心生向往。

这几年不少以乡间田野为背景的视频不断涌现,许多就是本地村民用朴实的镜头语言记录着天边的云卷云舒、一草一木,将热爱的生活分享到互联网上。

这何尝不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的山水图景、一种新的“山水画”创作呢?每个人都可以有着独属于他们的“作画”方式,歌颂他们自己内心的田园牧歌。

科技筑梦,绘出你心中的山河

科技的进步,为每个人都提供了这种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当下的可能。

北岛说过:“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和传统的文人一样,对画师来说,“看见”是创作必不可少的过程。

能够不拘泥于水墨宣纸,不拘泥于时空的限制完成创作,是“鱼眼”在追求艺术过程中的最大愿望。使用华为MatePad Pro作画,不仅可随身携带,有灵感就可以随时开始创作,而且也因为它可以轻松修改,进行一些更大胆的尝试。并且,它还可以通过鸿蒙实现平板与手机/笔记本电脑之间进行接续,在不同的设备上继续完成作品。

使用华为MatePad Pro,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创作。

除了可以更加大胆地尝试不同色彩的搭配之外,丰富的笔刷功能对“鱼眼”这样的创作者来说也很实用,可以很好地展现传统山水画的水墨效果。

将自己眼前的世界和心中的故事重合,集于一方屏幕之中,自由的创作方式也让他获得了内心的自由。

“常常在读古诗的时候,我脑海里会翻涌出许多画面,文字的意蕴,它们就像是一条线索,一种指引,带我去找寻心中的画。”

寻找心中的画,寻的是安宁、激情还是对美好的想象,只有你自己知道。

说到底,基于古诗的创作也好,临摹眼前的风景也罢,都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刻和还原,而是一场观照个人内心世界的旅程。

一切眼前的风景,都是我们内心格局的折射。

而科技给现代人一种走向远方的机会。即便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文人名家,借助科技手段进行创作,一样可以寄情山水、遍行山野,随时随地挥洒笔墨,绘出自己眼前的田园河山。

不管是用水墨、用镜头,还是用平板设备;不管你的作品是挂在博物馆的墙上,还是在社交网络上流传,你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对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一次完善。

互联网时代,当科技照耀的光芒进入精神世界,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记录内心的诗情画意。

视频加载中…

✎作者 | Soror

✎校对 | 杨潮

✎排版 | 望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